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夏商 >> 详情

夏商时期的丧葬习俗

朝代:夏商 | 时间:2025-06-06 | 阅读:4900次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夏商时期的丧葬习俗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宗教观念和等级制度。以下是基于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的总结:

夏商时期的丧葬习俗

1. 墓葬形制与等级差异

夏商时期盛行竖穴土坑墓,贵族墓葬规模较大,部分设有墓道(如商代晚期殷墟的王陵区)。二里头文化(夏代)的贵族墓已有木质棺椁,商代高等级墓葬更出现“亞”字形、“中”字形多重棺椁结构,如妇好墓的双层木椁。平民墓则多为小型土坑,无葬具或仅用席子包裹。

2. 葬式与殉葬习俗

常见仰身直肢葬,商代晚期出现俯身葬,可能与刑罚或特殊信仰有关。殉葬制度尤为突出:商王室墓殉葬者可达数百人,包括战俘、侍从(如殷墟侯家庄M1001殉葬164人),并伴殉犬马。二里头遗址也发现人牲祭祀坑,反映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拜。

3. 随葬品组合

- 青铜礼器:商代墓葬以觚、爵、鼎等青铜器象征身份,妇好墓出土青铜器468件,包括“司母辛鼎”。

- 玉器:夏商均有玉琮、玉璧等祭祀用玉,商代新增玉柄形器、动物形佩饰。

- 陶器:平民墓以陶鬲、豆为主,部分仿铜陶器可能因“明器”观念出现。

- 甲骨:商代贵族墓随葬占卜甲骨,如殷墟花园庄东地H3出土刻辞龟甲。

4. 墓地布局与祭祀遗存

商代族墓地按血缘分布(如安阳殷墟西区墓地),伴有车马坑、祭祀坑。二里头遗址发现成组贵族墓与祭祀建筑(如二号宫殿基址附近的墓葬群),显示丧葬与祭祀活动的关联。

5. 特殊葬俗与观念

- 腰坑殉犬:商墓常见墓底挖腰坑殉狗,可能用于驱邪护主。

- 毁器习俗:部分随葬品被故意击碎(如二里头墓葬陶器),或与“碎物祭”有关。

- 朱砂铺底:高等级墓穴铺撒朱砂(如二里头M3),象征血液或。

扩展知识:

夏代丧葬尚处雏形,而商代形成系统的“墓祭”制度,甲骨文记载对先祖的“周祭”周期。殷墟王陵区的祭祀场表明,丧葬不仅是埋葬行为,更是维护政治权威的仪式。《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墓葬中大量殉葬品和祭祀遗迹印证了这一特点。商代晚期出现的青铜器铭文(如“妇好”铭文)开始体现祖先崇拜的个人化趋势,为西周宗法制度奠定基础。

文章标签:丧葬习俗

上一篇: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 | 下一篇:西周水利工程与农业

夏代氏族部落联盟

夏商竹书纪年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其社会组织形式以氏族部落联盟为基础,呈现出早期国家的雏形。根据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夏代的氏族部落联盟具有以

夏朝末年的自然灾害

夏商大禹

夏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这一时期可能经历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对夏王朝的衰落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

夏朝农业专家后稷的故事

夏商甲骨文

后稷是上古传说中夏朝时期重要的农业专家,被尊为“周始祖”和“农神”,其事迹记载于《诗经·大雅·生民》《尚书·舜典》等先秦文献。以下是关于后稷的

比干直谏剖忠心

夏商比干

比干直谏剖忠心的典故出自《史记·殷本纪》,是商朝末年著名的历史事件。作为商纣王叔父,比干以刚直敢谏著称,最终因强谏而遭剖心惨死,成为中国历史上

夏朝农业专家后稷的故事

夏商甲骨文

后稷是上古传说中夏朝时期重要的农业专家,被尊为“周始祖”和“农神”,其事迹记载于《诗经·大雅·生民》《尚书·舜典》等先秦文献。以下是关于后稷的

二里头文化的夏朝关联

夏商甲骨文

二里头文化与夏朝关联的探讨是早期中国文明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1750—前1530年)主要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其时空范围与文献记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