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老将威名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7-20 | 阅读:861次历史人物 ► 黄忠
黄忠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老当益壮、骁勇善战著称,其威名主要源于史书记载与民间演绎的结合。以下从历史记载、军事成就、人物特点及后世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记载中的黄忠
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黄忠(?-220年),字汉升,南阳郡人。早期为刘表麾下中郎将,镇守长沙。赤壁之战后,刘备南征荆州四郡,黄忠随长沙太守韩玄归降刘备。《三国志·黄忠传》称其“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2. 定军山之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在汉中之战的关键战役——定军山之战中,率军击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为刘备夺取汉中奠定基础。此役是其军事生涯巅峰,《三国志》记载:“(黄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一战斩渊。”此战后,黄忠被擢升为征西将军。
二、军事才能与战功
1. 善射与勇猛
黄忠精于骑射,年近七旬仍能开硬弓。《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云别传》提到,赵云曾赞其“老将言勇”。此外,他擅长冲锋陷阵,刘备称其“强挚壮猛”。
2. 汉中战役的贡献
除定军山之战外,黄忠在汉中之战多次阻击曹军,与赵云合作完成“汉水之役”,以少胜多截获曹军粮草,展现了老练的战术素养。
三、人物形象特点
1. 老将的象征意义
黄忠以高龄活跃战场,成为“老当益壮”的代名词。《三国演义》强化其形象,虚构“长沙战关羽”“百步穿杨”等情节,突出其不服老的豪迈气概。
2. 忠诚与谦逊
史载黄忠归顺刘备后忠心耿耿,虽功高却无争名之举。刘备称汉中王时,黄忠与关羽、张飞等同列“五虎将”,但关羽曾轻视其资历,黄忠未公开争辩,体现其隐忍性格。
四、后世评价与文化影响
1. 官方追谥与地位
黄忠卒于220年,谥号“刚侯”,是蜀汉少数获谥将领之一。其历史地位在《华阳国志》等史籍中得到肯定,被视为蜀汉开国功臣。
2. 文学与民间形象
《三国演义》将黄忠塑造为“五虎上将”之一,戏曲中常见其红脸白须的老将造型。歇后语“黄忠出马——一个顶俩”即源于其弥坚的形象。
3. 当代文化符号
黄忠之名常用于比喻高龄建功者,如体育界称高龄夺冠运动员为“黄忠再世”。其名亦成为游戏、影视作品中经典武将IP,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黄忠的威名既源于史实中的赫赫战功,也得益于后世对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精神的推崇,成为中国文化中奋进的典范。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