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典韦护主殒命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7-22 | 阅读:3813次
历史人物 ► 典韦

典韦护主殒命一事出自《三国志·魏书·典韦传》,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忠勇事迹。以下结合史实展开分析:

典韦护主殒命

事件背景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宛城,张绣因曹操纳其婶邹氏而突然反叛。典韦时任曹操近卫,驻守营门。《三国志》载:"绣反,袭太祖营,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韦战于门中,贼不得入。"

殉职过程

1. 独挡叛军:典韦以十余亲兵据守营门,持双戟与长矛死战。敌兵以密集射击,典韦"被数十创"仍死战不退。

2. 肉搏殉主:兵器损毁后,典韦"挟两贼击杀之",终因力竭被刺死。裴松之注引《魏书》记载其死后"贼乃敢前",遗体仍保持战斗姿态。

3. 时间线考证:据《资治通鉴》,此事发生于正月壬午日(农历正月初二),典韦与曹操长子曹昂、侄曹安民同日阵亡。

历史评价

曹操事后痛哭:"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三国志》裴注)

陈寿评:"许褚、典韦折冲左右,亦汉之樊哙也。"将其与西汉猛将类比。

南朝史学家裴松之特别标注典韦"忠至谨重"的性格特质。

延伸考据

1. 武器考证:《戟记》记载典韦双戟重八十斤,为汉制约合现代36公斤,体现其膂力过人。

2. 墓葬争议:河南商丘宁陵县现存典韦墓,但《水经注》记载其遗体被曹操"遣取殡葬"于许都(今河南许昌)。

3. 职司演变:典韦所任"都尉"一职在汉末为中级武官,但其统领的"亲兵"属曹操精锐"虎士"前身,后发展为许褚统领的虎贲军。

军事史意义

此役促成曹操改革亲卫制度:

建立专职"帐下督"统帅亲兵

实行"虎士值班制",分班轮守中军帐

强化主将与护卫的"同宿制",避免类似危机

典韦之死折射出汉末亲兵制度的缺陷,其忠勇表现则成为古代护卫职责的典范,《武经总要》等后世兵书多引为案例。

文章标签:典韦护主

上一篇:汉朝宫廷政治斗争实例 | 下一篇:杜锡忠谏被讥笏

孙亮与东吴权臣斗争

三国孙亮

孙亮是东吴的第二位皇帝,10岁即位(252年),因年幼由大将军诸葛恪、侍中孙峻等权臣辅政。孙亮在位期间,东吴内部权臣斗争激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

汉献帝的傀儡生涯考

三国

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是中国东汉末代皇帝,其统治时期(189年-220年)堪称历史上最典型的傀儡政权样本。其生涯可分为以下关键阶段: 一、幼年登基与

典韦护主殒命

三国典韦

典韦护主殒命一事出自《三国志·魏书·典韦传》,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忠勇事迹。以下结合史实展开分析:事件背景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宛城,张

虎痴许褚勇武录

三国许褚

虎痴许褚勇武录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以骁勇善战、力大无穷著称,被誉为“虎痴”。其一生事迹多见于《三国志·

典韦护主殒命

三国典韦

典韦护主殒命一事出自《三国志·魏书·典韦传》,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忠勇事迹。以下结合史实展开分析:事件背景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宛城,张

典韦死护曹操身

三国典韦

典韦是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著名猛将,以勇力过人、忠诚护主著称,其死守曹操的事迹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均有记载。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宛城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