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夏商 >> 详情

殷墟妇好墓的珍贵文物

朝代:夏商 | 时间:2025-07-20 | 阅读:1137次
历史人物 ► 妇好

殷墟妇好墓是中国考古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197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作为商王武丁配偶“妇好”的墓葬,其出土文物不仅数量庞大(共1928件),且种类丰富,集中反映了商代晚期青铜铸造、玉器加工、骨角器制作等手工艺的最高水平。以下是其代表性文物及历史价值的详细分析:

殷墟妇好墓的珍贵文物

一、青铜器群的卓越成就

1. “后母辛”组铜器:包括两件铸有“后母辛”铭文的方鼎(通高80厘米)、四足觥等,证实墓主身份。“司母辛”觥(通高36厘米)采用分铸法制作,器身兽面纹与夔龙纹结合,体现“三层花”装饰工艺。

2. 兵器组合:出土铜钺4件,其中两件龙纹大钺(分别重8.5公斤与9公斤)象征军事权柄,印证甲骨文中妇好统军征伐夷方、土方的记载。另存130件铜戈及箭头,部分戈柲残存朱漆痕迹。

3. 礼乐器:编铙5件成组,最大者高14.4厘米,音乐考古证实为实用乐器;铜盉、觚、爵等酒器多带有“妇好”铭文,反映商代“重酒”祭祀传统。

二、玉器的多元文化特征

1. 装饰玉:750余件玉器中,琮、璧、璜等礼器占比15%,而动物形佩饰达260件。玉凤(长13.6厘米)、龙形玦(直径5.9厘米)等采用商代典型“双阴挤阳”技法,而玉象(长6厘米)可能取材自南方贡品。

2. 兵器仪仗玉:玉戈、玉矛共54件,其中一件玉戈内部刻有“卢方皆入戈五”铭文,证实商王朝与方国的军事联系。

3. 红山文化遗存:墓葬出土的勾云形佩、筒形器等属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说明商王室对前代玉器的收藏传承。

三、其他材质文物的特殊价值

1. 象牙器与骨器:3件象牙杯镶嵌绿松石,杯身分段制作后榫接,通体雕刻兽面纹;骨笄499件,部分顶端雕刻鸟形,反映贵族服饰制度。

2. 原始瓷器:青灰釉陶尊的发现,将中国高温釉陶技术出现时间提前至商代。

3. 海贝与龟甲:6820枚海贝(货币功能)及大量卜骨,其中一件龟甲刻辞记载妇好生育占卜,与甲骨文档案互证。

四、女性权力与商代社会的实证

墓葬规格(深7.5米,殉葬16人)超越同期贵族墓,随葬品组合显示妇好兼具祭司(玉礼器)、军事(铜钺)、王室配偶(青铜礼器)三重身份。墓中出土的“妇好”铭文器物达210件,占殷墟出土同名器的90%,其政治影响力可见一斑。

学术意义延伸妇好墓的发现修正了商代女性地位的传统认知,其铜器合金配比(铅含量20%-26%)和玉器多元来源(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等),为研究商代手工业网络、族群互动提供了关键物证。该墓葬的完整性和文物组合至今仍是商古的基准参照系。

文章标签:文物

上一篇:康熙帝平定准噶尔 | 下一篇:周武王灭商建周

夏代玉器工艺特色

夏商

夏代玉器工艺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玉材选择 夏代玉器以本地玉料为主,如南阳独山玉、甘肃马衔山玉等,同时可能使用部分和田玉。玉材多为青

殷墟妇好墓的珍贵文物

夏商妇好

殷墟妇好墓是中国考古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197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作为商王武丁配偶“妇好”的墓葬,其出土

殷商王室的婚姻关系

夏商妇好墓

殷商王室的婚姻关系是了解商代社会结构、政治联盟和亲属制度的重要窗口。根据甲骨文、金文及传世文献的记载,商代王室婚姻呈现以下特点: 一、族外婚与

商代贝币与经济贸易

夏商贝币

商代贝币是早期中国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动的雏形。海贝作为主要货币形态,在商代社会中承担了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和财

殷墟妇好墓的珍贵文物

夏商妇好

殷墟妇好墓是中国考古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197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作为商王武丁配偶“妇好”的墓葬,其出土

青铜器与商代礼制

夏商妇好

青铜器与商代礼制的关系是探索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与精神信仰的核心议题之一。商代(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作为中国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其礼制体系通过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