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燕前桓公
燕前桓公,因燕国有二位桓公(一说有三位桓公),故称前桓公,继燕襄公之位,无事迹可载,在位十六年卒,燕宣公即位 ► 燕前桓公个人资料 ► 燕前桓公历史事件 ► 燕前桓公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韩咎
韩简,姬姓,韩氏,名简,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是韩武子韩万之孙,韩赇伯之子,承袭父亲韩赇伯担任韩氏家族第三代族长。曾跟从晋惠公迎战秦军。死后谥定,又称韩定伯,儿子韩舆继位。 ► 韩咎个人资料 ► 韩咎历史事件 ► 韩咎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向戌
向戌,春秋时宋国大夫。“弭兵”(休兵)运动是由宋国发起,前后共有两次。第一次在公元前579年,第二次在公元前546年。第二次弭兵运动是由宋大夫向戌倡议发起的,十四国诸侯会于宋,决定以晋、楚两大国为盟主,除齐、 ► 向戌个人资料 ► 向戌历史事件 ► 向戌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颜高
颜高:即颜产、颜刻,字子骄,鲁国曹州陶(今山东定陶冉堌镇)人,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之一。颜异之父。 ► 颜高个人资料 ► 颜高历史事件 ► 颜高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赵胜
平原君,嬴姓,赵氏,名胜(?-前251年),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弟弟,是东周战国时期赵国宗室大臣,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任宰相,是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以善于养士而闻名。和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 赵胜个人资料 ► 赵胜历史事件 ► 赵胜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赵鞅
赵简子(?-前476年),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原名赵鞅,又名志父,亦称赵孟。《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晋昭公时,公族弱,大夫势力强,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致力于改革,为后世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 ► 赵鞅个人资料 ► 赵鞅历史事件 ► 赵鞅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燕易王
燕易王(?─公元前321年),姬姓,名不详,燕后文公之子,战国时期燕国第三十七任国君,公元前333年―公元前321年在位。公元前333年,燕后文公去世,燕易王继位。公元前332年,齐宣王派兵夺取燕国十城,但通过苏秦游说, ► 燕易王个人资料 ► 燕易王历史事件 ► 燕易王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冉季
冉季(前498-?),冉氏,名季,字子产。为春秋末年学者,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人。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之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少孔子五十三岁。(《孔子家语》作六十三岁)。生于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 ► 冉季个人资料 ► 冉季历史事件 ► 冉季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侯嬴
侯嬴(?-前257年),战国时魏国人。家贫。年老时始为大梁(今河南开封)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前257年,秦急攻赵,围邯郸(今河北邯郸),赵请救于魏。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中 ► 侯嬴个人资料 ► 侯嬴历史事件 ► 侯嬴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 肥义
肥义(?~前295)战国时赵武灵王相国,邯郸(今邯郸市肥乡县)人。思想开明豁达,在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遇到阻力时,极力劝说武灵王,坚持改革,不必顾虑。使武灵王下定了改革的决心,并封肥义为相国。此后又精心辅佐 ► 肥义个人资料 ► 肥义历史事件 ► 肥义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魏国
春秋战国战国
春秋战国墨子
春秋战国窃符救赵
春秋战国合纵
春秋战国管仲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屈原
春秋战国齐桓公
春秋战国吴起
春秋战国传奇
春秋战国张仪
春秋战国春申君
春秋战国齐国
春秋战国韩非子
春秋战国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