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春秋战国 >> 详情

鬼谷战神白起勇震天下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7-20 | 阅读:7086次
历史人物 ► 白起

白起(约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位列武庙“十哲”之一,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严峻的作战风格著称,被誉为“人屠”“杀神”。其生平事迹和军事思想对中国古代战争史影响深远。

鬼谷战神白起勇震天下

一、军事成就与经典战役

1. 伊阙之战(前293年):白起率秦军以少胜多,歼灭韩魏联军24万,开创秦东进中原的战略局面。此战体现其“集中兵力、迂回包抄”的战术思想,利用敌军内部矛盾(韩魏互相推诿)各个击破。

2. 鄢郢之战(前279年):攻破楚国都城郢,焚夷陵,迫使楚迁都,楚国元气大伤。此战展现白起“水攻”战术(引水灌城)和长途奔袭能力。

3. 长平之战(前260年):中国先秦史上规模最大的围歼战。白起以佯败诱敌、分割包围的战术,坑杀赵卒40余万(史学界对数字有争议),彻底削弱赵国,奠定秦统一基础。

二、军事思想特点

歼灭战理论:主张“全歼敌军有生力量”,与孙武“慎战”思想形成对比,体现战国后期战争残酷性升级。

心理震慑:通过大规模杀伤制造恐怖效应,如长平战后“赵国男子皆哭”,迫使六国畏秦。

后勤革新:首创“因粮于敌”与后方补给结合体系,保障大兵团长期作战。

三、历史评价与争议

司马迁评其“料敌合变,出奇无穷”,但亦批判其“暴虐”。现代史学界认为,白起的屠杀行为具有时代局限性(战国“灭国战”常态),但其战术创新(如野战筑垒)对后世军事影响深远。

四、延伸知识

白起与王翦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占两席,反映两国军事强势。

“武安君”封号暗含矛盾:本意为“以武安邦”,但白起手段恰造成动荡,最终因拒绝攻赵被逼自杀,折射秦国军功爵制的残酷性。

考古发现:山西高平长平之战遗址出土大量尸骨坑和兵器,证实史载战役惨烈程度。

文章标签:战神

上一篇:周匡王内乱频仍 | 下一篇:嫪毐之乱被诛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信陵君

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对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后世评价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57年,背景是秦昭襄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

战国烽火筑长城

春秋战国战国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诸侯割据、战争频繁的时代,各诸侯国为防御外敌和扩张领土,纷纷修建长城。这一时期的长城修筑具有鲜

鬼谷战神白起勇震天下

春秋战国白起

白起(约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位列武庙“十哲”之一,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严峻的作战风格著称,被誉为“人屠”“杀神”。其生

吴起战国名将传奇一生

春秋战国战国

吴起(约前440年-前381年),战国初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集兵家、法家思想于一身,历任鲁、魏、楚三国,以“杀妻求将”“卧不设席”等典故

鬼谷战神白起勇震天下

春秋战国白起

白起(约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位列武庙“十哲”之一,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严峻的作战风格著称,被誉为“人屠”“杀神”。其生

白起长平坑卒

春秋战国白起

白起长平坑卒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事件,发生在战国晚期秦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后。以下是基于《史记》等史料的史实分析与相关背景:1. 战争背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