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杨贵妃赐死马嵬坡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7-20 | 阅读:7226次
历史人物 ► 杨贵妃

杨贵妃(719—756年)本名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其逝世于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是安史之乱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事件经过如下:

杨贵妃赐死马嵬坡

一、事件背景

1. 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年):

安禄山以诛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攻陷洛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西逃入蜀。

2. 杨氏家族的权势

杨贵妃堂兄杨国忠任宰相,专权跋扈,引发朝野不满;其姐妹虢国夫人韩国夫人等奢侈无度,加剧政治矛盾。

二、马嵬兵变的核心原因

1. 禁军士兵的愤怒

随行禁军认为杨国忠是祸乱根源,756年7月15日(至德元载六月辛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在士兵压力下,率众诛杀杨国忠及杨氏姐妹。

2. 皇权与军心的博弈

士兵进一步要求处死杨贵妃,认为“贼本尚在”,唐玄宗被迫接受高力士建议,赐杨贵妃自缢于马嵬驿佛堂。

三、历史细节与争议

1. 死因的多种记载

- 《旧唐书》明确记载为“缢死于佛室”;

- 部分野史(如《杨太真外传》)提出“吞金”“血溅镜头”等说法,但缺乏实证。

2. 葬地与纪念

贵妃墓位于马嵬坡,现存清代重修碑刻;日本有“杨贵妃东渡”传说,但学界普遍认为系后人附会。

四、事件影响

1. 玄宗权威崩塌

马嵬之变后太子李亨(肃宗)灵武即位,玄宗实际失去权力。

2. 文学艺术的演绎

白居易《长恨歌》、白朴《梧桐雨》等作品将悲剧浪漫化,形成“红颜祸水”叙事传统。

五、现代学术观点

1. 结构性矛盾分析

学者黄永年等指出,杨贵妃之死实为唐廷内部权力斗争与军事危机的牺牲品,不宜简单归咎于个人。

2. 考古佐证

2015年陕西发现唐代驿站遗址,部分学者推测与马嵬驿地理相符,但尚未发现直接关联文物。

此事件折射出盛唐衰落的深层问题:藩镇割据、皇权腐败与性别政治的交互作用。杨贵妃的悲剧结局,成为中古时期政治暴力与女性命运的经典案例。

文章标签:

上一篇:隋军大败契丹部 | 下一篇:周世宗毁佛铸钱

张旭狂草冠绝当时

唐朝张旭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尤以狂草闻名于世,被后世尊称为“草圣”。他的书法艺术成就极高,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张旭狂草的艺术特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

唐朝唐朝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为巩固西北边疆、经略西域的重要举措。其背景、职能及历史意义可概括如下:1. 历史背景 西域战略需求:唐

杨贵妃赐死马嵬坡

唐朝杨贵妃

杨贵妃(719—756年)本名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其逝世于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是安史之乱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资

唐宣宗大中之治

唐朝大中之治

唐宣宗李忱(810-859年),原名李怡,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时间为846年至859年。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大中之治”,是晚唐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以下

杨贵妃赐死马嵬坡

唐朝杨贵妃

杨贵妃(719—756年)本名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其逝世于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是安史之乱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资

杨贵妃马嵬殒命

唐朝杨贵妃

杨贵妃马嵬殒命是唐代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之乱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下是基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的详细分析:背景与经过 1. 安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