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国 >> 详情

孙权坐断东南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6-21 | 阅读:8975次
历史人物 ► 孙权

孙权坐断东南,指的是东汉末年孙权割据江东,建立东吴政权的过程。以下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孙权坐断东南

一、孙氏家族在江东的崛起

孙权的父亲孙坚是东汉末年名将,在讨伐董卓时表现出色,被称为"破虏将军"。兄长孙策在父亲死后,凭借招募的部曲和舅父吴景的支持,迅速平定江东,为孙氏政权奠定基础。孙策去世前将权力交给年仅18岁的孙权,嘱托"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二、孙权巩固统治的措施

1. 任用贤能

孙权重用张昭、周瑜、鲁肃等人才。特别是提拔陆逊吕蒙等年轻将领,形成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他采纳鲁肃的"榻上策",确立了"据江东,观天下变"的战略方针。

2. 军事防御体系

在建业(今南京)建立都城,修筑石头城。沿长江设置烽火台,训练,建立号称"长江天堑"的防御体系。赤壁之战后,与刘备结盟共同对抗曹操

3. 经济开发

组织屯田,发展农业生产;派遣卫温、诸葛直航海到达夷洲(今台湾);派康泰、朱应出使南海诸国,加强对外贸易。

三、三国鼎立中的战略抉择

1. 208年赤壁之战:

孙权决意联刘抗曹,周瑜率军火烧曹军战船,奠定三国分立基础。

2. 222年夷陵之战

陆逊火攻刘备军队,保卫了江东领土。此战后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吴国。

五、与北方政权的关系演变

前期与曹操对抗,合肥之战多次失利;后期采取防御策略,修建濡须坞等防御工事。曹丕称帝后,孙权表面上称臣,换取战略喘息时间。

孙权统治江东52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开创的政权存在51年(222-280),直到280年被西晋灭亡。其统治特点体现在善于用人、务实灵活的外交策略,以及注重江南经济开发等方面。东吴的建立对中国南方开发有重要影响,为后来的六朝繁华奠定了基础。

文章标签:

上一篇:汉明帝云台绘功臣 | 下一篇:衣冠南渡文化迁

群英荟萃智谋汉中地

三国曹魏

三国时期汉中地区的战略地位与群雄智谋博弈 汉中地处秦岭以南、巴山以北,是连接关中与巴蜀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优势成为魏蜀必争之地。曹操、刘备、诸葛

刘禅蜀汉悲情帝

三国刘禅

刘禅(207—271年),字公嗣,蜀汉后主,刘备之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其统治时期(223—263年)充满内外危机,最终导致蜀汉灭亡,其形

三国鼎立之势成

三国三国

三国鼎立之势的形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格局转折点,标志着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终结和魏、蜀、吴三足鼎立的稳定局面。以下是这一格局形成的关键

借东风破曹军

三国黄盖

“借东风破曹军”出自《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是罗贯中艺术加工的情节,但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与小说描写存在差异。以下是结合史实与文学演绎的分

孙权:东吴争霸史

南北朝孙权

孙权作为东吴的开国君主,其争霸历程贯穿三国时代的政治与军事斗争,展现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智慧。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继位与政权巩固

孙权:江东之霸,东吴开国皇帝

三国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和开国皇帝(229年称帝,谥号“吴大帝”)。他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