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7-20 | 阅读:9402次
历史人物 ► 唐朝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为巩固西北边疆、经略西域的重要举措。其背景、职能及历史意义可概括如下: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

1. 历史背景

西域战略需求:唐初突厥、吐谷浑等势力威胁丝绸之路,西突厥控制西域诸国,阻碍唐朝与中亚交往。635年唐击败吐谷浑,640年侯君集攻灭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为设立安西都护府奠定基础。

丝路经济考量:西域是丝绸之路枢纽,唐朝需保障商道畅通以维持与波斯、大食等国的贸易及文化联系。

2. 建制与职能

行政管辖:初治西州(高昌故地),658年迁至龟兹(今新疆库车),统辖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后以焉耆代碎叶)。

军事防御:驻军约2.4万人,设折冲府管理府兵,联合当地羁縻州兵力对抗吐蕃、大食扩张。

民族治理:推行羁縻政策,册封突厥、回纥等部首领,保留其自治权,同时派驻汉官监督。

3. 扩展与变迁

高宗时期:657年灭西突厥后,辖区扩至中亚楚河流域,设羁縻府州达80余个。

武周至玄宗:692年王孝杰收复四镇,唐玄宗时期与吐蕃反复争夺,但保持对塔里木盆地控制。

安史之乱后:755年兵力内调平叛,至790年左右最终陷于吐蕃。

4. 历史影响

疆域拓展:唐朝疆域极西达咸海,首次将中亚纳入中原王朝直接管理体系。

文化交流:佛教、祆教经此传入中原,唐朝文书、货币(开元通宝)在西域广泛流通。

后继影响:元明清三代西域政策均受其启发,如清代伊犁将军建制。

5. 考古佐证

新疆出土的唐代文书(如阿斯塔那墓群)、龟兹古城遗址及“安西都护府印”封泥,印证其行政、军事活动。敦煌文书《沙州图经》详细记载了安西至西州的驿站路线。

安西都护府的设立体现了唐朝“华夷一体”的治理思想,其兴衰与唐代国运密切相关,成为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典范。

文章标签:都护府

上一篇:独孤伽罗辅朝政 | 下一篇:郭威:五代后周开国雄主

张旭狂草冠绝当时

唐朝张旭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尤以狂草闻名于世,被后世尊称为“草圣”。他的书法艺术成就极高,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张旭狂草的艺术特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

唐朝唐朝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为巩固西北边疆、经略西域的重要举措。其背景、职能及历史意义可概括如下:1. 历史背景 西域战略需求:唐

杨贵妃赐死马嵬坡

唐朝杨贵妃

杨贵妃(719—756年)本名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其逝世于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是安史之乱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旧唐书》《新唐书》《资

唐宣宗大中之治

唐朝大中之治

唐宣宗李忱(810-859年),原名李怡,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时间为846年至859年。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大中之治”,是晚唐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以下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

唐朝唐朝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为巩固西北边疆、经略西域的重要举措。其背景、职能及历史意义可概括如下:1. 历史背景 西域战略需求:唐

唐朝与新罗联合抗倭

唐朝唐朝

唐朝与新罗联合抗倭的历史背景主要体现在七世纪末至八世纪初朝鲜半岛与东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倭国(日本古称)当时正处于律令制国家形成期,其对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