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隋朝 >> 详情

隋军征讨伊吾国

朝代:隋朝 | 时间:2025-06-27 | 阅读:9347次
历史人物 ► 汉武帝

隋军征讨伊吾国是隋朝对外军事行动中的重要事件,发生于大业四年(608年)。这一军事行动体现了隋炀帝经略西域的战略意图,也是隋唐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关系的缩影。

隋军征讨伊吾国

1. 历史背景

隋炀帝时期,为了打通丝绸之路、强化对西域的控制,同时削弱突厥和吐谷浑的影响力,隋朝开始向西拓展。伊吾(今新疆哈密地区)是西域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前,北周和隋初因突厥势力强盛,伊吾多受突厥控制。隋炀帝即位后,决心改变这一局面。

2. 战役过程

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派遣薛世雄率军出玉门关,征讨伊吾。薛世雄采取突袭战术,迅速攻破伊吾城,迫使伊吾王归降。隋军在伊吾修筑"新伊吾城"(一说即汉代的伊吾卢城),并设伊吾镇,驻军屯田,以此为经营西域的基地。此战是继汉武帝之后,中原王朝再次对西域东部实现直接控制。

3. 战略意义

隋朝控制了丝绸之路北道关键节点,为后续与西突厥、高昌等势力的交涉奠定基础。

伊吾成为隋朝与西域贸易的中转站,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此役与隋炀帝西巡张掖、举办西域诸国盟会(609年)形成联动,体现其"混一戎夏"的野心。

4. 后续影响

隋末天下大乱,伊吾复被突厥占据。唐贞观四年(630年),伊吾城主石万年以七城归附唐朝,唐设西伊州(后改伊州),延续了隋朝的战略成果。

扩展知识

伊吾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汉唐时期与西域角逐的核心区域,东汉班超、北魏万度归均曾用兵于此。

隋炀帝对西域的经营带有明显的"天朝"意识,其通过军事威慑与外交怀柔结合的方式,影响了唐代西域政策。

敦煌文书《西州图经》记载了隋唐时期伊吾道的路线,印证了该地交通地位的重要性。

隋军征讨伊吾虽未彻底解决西域问题,但为后世经略西北提供了模板,展现了古代中原王朝对边疆控制的持续性努力。

文章标签:伊吾国

上一篇:南齐萧鸾弑君篡位 | 下一篇:房谋杜断辅太宗

隋文帝改革制度措施

隋朝杨坚

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581-604年)推行了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制度变革,其核心在于巩固中央集权、改革行政体系并恢复经济文化发展。以下是主要措

隋朝科举与士人阶层崛起

隋朝杨素

隋朝科举制度的确立与士人阶层的崛起是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结构转型中的关键节点,其影响深远,以下从制度创设、社会变革及历史意义等方面展开分析:一

苏威变法争议

隋朝杨素

苏威变法是指隋朝开皇年间重臣苏威(542-623年)主导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争议主要集中在政策内容、实施效果及历史评价等方面。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隋朝官员选拔制度变革

隋朝

隋朝官员选拔制度的变革在中国古代官僚体系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核心贡献在于正式确立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这一变革可

汉陵文化与墓葬制度的演变

汉朝汉武帝

汉陵文化与墓葬制度的演变是中国古代丧葬体系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点与政治、社会、思想变迁密切相关,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以下从形

汉武盛世文治武功述略

汉朝汉武帝

汉武盛世(公元前141年—前8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盛世,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为核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领域均取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