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秦朝 >> 详情

秦开凿灵渠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7-20 | 阅读:7563次
历史人物 ► 灵渠

秦开凿灵渠是中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由秦始皇时期为统一岭南地区而修筑。灵渠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境内,全长约37公里,连接湘江与漓江,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该工程在军事、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具有深远意义,被称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

秦开凿灵渠

历史背景

1. 军事需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征服岭南的百越之地(今广东、广西一带),需解决军队粮草运输问题。湘江与漓江分属长江、珠江水系,但两江上游相距仅数公里,开凿运河可大幅缩短运输时间。

2. 地理条件:兴安地处南岭山脉隘口,湘江与漓江在此分水,水位落差较小,便于人工引水。

工程特点

1. 铧嘴与大小天平:灵渠的核心设施为铧嘴(分水坝)和大小天平(拦河坝),铧嘴将湘江水分流至南北两渠(北渠入湘江,南渠入漓江),大小天平则调节水量,实现“三分入漓,七分归湘”的科学分水。

2. 陡门(船闸雏形):为解决地形落差问题,秦代工匠在渠道中设置陡门(类似现代船闸),通过木闸板逐级抬升或降低水位,使船只顺利通行,这是世界最早的船闸技术之一。

3. 渠道设计与维护:灵渠采用迂回曲折的路线降低流速,并辅以石堤、泄水天平(溢洪道)等设施防洪防淤,体现了高超的水利设计理念。

历史作用

1. 军事运输:灵渠修成后,秦军得以迅速南下,最终平定岭南,设立桂林、南海、象郡三郡。

2. 经济与文化纽带:自秦汉明清,灵渠一直是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道,促进南北物资交流(如稻米、盐、丝绸)和民族融合。

3. 技术影响:其分水、陡门技术对后世运河(如京杭大运河)及国际水利工程有重要启发。

后世评价与保护

唐代李渤、鱼孟威等曾多次修缮灵渠,明清时期仍为重要漕运通道。1988年,灵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如今,灵渠既是水利史上的活化石,也是广西重要的文化旅游景观。

文章标签:灵渠

上一篇:鲁周公伯禽治鲁 | 下一篇:韩信胯下受辱志

吕不韦献《吕氏春秋》

秦朝吕不韦

吕不韦献《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政治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事件。作为秦国权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纂此书,试图融合诸子百家学说,为秦的统一事业提供理

秦开凿灵渠

秦朝灵渠

秦开凿灵渠是中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由秦始皇时期为统一岭南地区而修筑。灵渠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境内,全长约37公里,连接湘江与漓

秦灭燕国之战

秦朝燕国

秦灭燕国之战是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的关键战役之一,发生于公元前226年至公元前222年。这场战役标志着燕国的灭亡,并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以下是战

阿房宫兴建

秦朝阿房宫

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宫殿建筑群,始建于秦始皇时期(前221—前210年),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其兴建背景、规模及历史意义体现了秦代统一后的国

秦开凿灵渠

秦朝灵渠

秦开凿灵渠是中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由秦始皇时期为统一岭南地区而修筑。灵渠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境内,全长约37公里,连接湘江与漓

修筑灵渠运河

秦朝灵渠

灵渠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始建于秦代,是世界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船闸式运河。它连接了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