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周 >> 详情

西周时期名臣:周公忽

朝代:西周 | 时间:2024-04-18 | 阅读:148次
历史人物 ► 周公

周公忽(公元前1071年—公元前997年),是中国西周时期的名臣和军事将领,周公的官名是“大司寇”,被封为“魏伯”,是周公旦的堂兄弟。周公忽是战神姬发的孙子,他生于公元前1071年,在其父亲后,由周公旦抚养长大。周公忽从小聪颖过人,善于学习,行为端正,很快得到了周公旦的赞赏和信任。

西周时期名臣:周公忽

周公忽长大后,跟随周公旦参与了许多重大的战争和政治事件。公元前1038年,周公旦去世,周幽王即位,周公忽被任命为大司寇,掌管周朝的司法和刑罚,官至华夏(今河南巩义)魏公,与周公旦并列晋国立功最大之人。

周公忽时刻牢记周公旦的教诲,尊重道德,天下公正,为官无私,不徇私情,不轻信谗言,坚持依法办案,推行司法改革。周公忽与周公旦共同制定了《尚书》,他在制定《禹贡》中参与了很大的工作,还创制了制香、割彩、炼泉等仪式和典章制度。周公忽也是西周文化和宗教事业的推动者之一,他尊重祭祀,尊重先祖,擅长歌颂,更重要的是他尊重百姓,为百姓着想,努力维护周朝的稳定和繁荣。

在外交和军事上,周公忽也非常出色。他精通兵法,管理周朝的军队,热爱战争,不惧强敌,不退避战场,多次参加周朝的战争,取得了许多胜利。周公忽还长期担任周朝的外交使者,他对外交政策极为重视,推行以礼相待,以德服人的外交策略,得到了各国的尊重和信任。

周公忽的辈分高于周公旦,但他却时刻尊重周公旦,认为自己只是周公旦的一个得力助手,从不争功竞利。他一生坚持以德报怨,以功赎罪的原则,深受后世敬仰。他的思想和行为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对后世文化和政治事业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在其晚年时,他曾说:“昔在殷时,武王拜相于管叔,管仲亦曰可以,而既已贵而多能,忘其故吏,身被张之仇而终,晋国将有类于是。吾虽不能比管叔,然亦由周公旦之家而仕于齐,既而德隆而官至司寇,敢不谨其忠信,勉强效于其中,而不敢忘念先体之谊。吾虽臣于齐国,而仍虞于周、仲,以求君之安,敢不思乎先公之教?此吾所以效忠齐国而不廉于周、仲者也。虞君惠朕而友许州,非吾所愧也。既定三合,吾鼎足以待命矣。”

周公忽卒于公元前997年,享寿75岁,葬于鲁国瑕丘(今山东临沂)。周公忽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和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他的卓越表现和深刻影响让人们永远铭记。

文章标签:

上一篇:夏商时期的艺术与工艺品 | 下一篇:贾谊:汉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

西周王朝开创者周武王传奇

西周周武王

周武王传奇:西周王朝的开创者周武王,名姬发,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诸多历史长河中,周武王的英勇事迹、智慧治国以及对

商末名将周公旦谋略

西周周公旦

周公旦是商末周初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拥有卓越军事才能和深邃谋略的名将。在他的时代,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西周王朝外交家师史颂功传奇

西周传奇

西周王朝外交家师史颂功传奇在远古的西周王朝,有一位外交家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胆识,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与赞誉。他就是师史颂。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的故

西周时期的文字演变与传承

西周卜辞

西周时期的文字演变与传承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文字演变与传承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时期,

周公旦治国之略

西周周公

周公旦治国之略周公旦,姬姓,名旦,周武王姬发的亲弟弟,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辅政时采取了一系列治国策略,奠定了周王朝的

周王室兴衰与重要人物命运

西周周公

周王室的兴衰与重要人物的命运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程涉及数百年的时间,涵盖了众多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对周王室兴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