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畜牧业的发展模式及影响
朝代:夏商 | 时间:2024-04-22 | 阅读:6589次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经济发展中的畜牧业也十分重要。商朝时期,畜牧业发展的模式和特点对商朝及其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商朝畜牧业的发展模式
商朝畜牧业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早期阶段:公元前16至14世纪商朝建立初期,畜牧业主要以养猪为主,猪肉供应商朝的养生之道,也是与周边部族的交流方式之一。同时,商代人还开始养鸡、采蜜、饲养水禽等活动。
中期阶段:公元前14至11世纪,商朝畜牧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牛、羊、马的饲养比重逐渐增加。在中原地区,人们使用马车和轻车,增强了经济交流和军事力量。同时,畜牧业也已成为商朝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了农牧结合的经营模式。商代畜牧业还出现了等级性质,官方养殖场逐渐增多,官奴负责管理和养殖。此外,商代畜牧业还开始进入国家行政和财政管理体系,并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后期阶段:公元前11至10世纪,商朝畜牧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畜牧业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柱头,成为支撑商朝农业经济和文化方式的重要力量。同时,商代人开始制造牛车,达到了军事、交通和经济活动的发展。
二、商朝畜牧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商朝畜牧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产品供给
商代畜牧业的发展为商朝提供了更多的动物产品,满足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猪肉、牛肉、羊肉、鸡蛋、鸡肉等畜产品供应增加,改善了商朝人的膳食结构,满足了商朝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从而增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
2、 促进了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
商朝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加强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增长。在商代畜牧业的推动下,商朝人开始制造牛车,进一步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同时,由于商朝畜产品的供应增多,交流联系也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商贸的增长,进一步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3、 推动了农牧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
商代畜牧业的发展,以农牧结合的经营模式为主,加强了农牧业的联系。商代畜牧业的养殖模式与前代不同,官方养殖场逐渐增多。此外,畜牧业还开始进入国家行政和财政管理体系,推动了现代国家行政和财政管理模式的形成。这种农牧结合的经营模式对于现代养殖业管理也具有借鉴意义。
4、 彰显了商朝社会文化的特点
商朝畜牧业的发展,也为商朝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商代畜牧业的推动下,牛车、羊车成为商代文化的标志,比较好地体现出畜牧文化对于商朝社会文化的影响。
总之,商朝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是商朝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商朝及其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商朝畜牧业的发展模式和特点,为我们今天的畜牧业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文章标签:畜牧业
上一篇:故宫文物保护与修缮工程的困境 | 下一篇:周卫文公:周朝贤臣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