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卧龙高瞻远瞩

朝代:三国 | 时间:2024-05-24 | 阅读:8071次
历史人物 ► 孙权

卧龙高瞻远瞩

卧龙高瞻远瞩

——吴国宰相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写在前面】

诸葛亮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他担任蜀汉丞相长达25年,在国防、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成就了卓越的政治生涯。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他"卧龙高瞻远瞩"的远见卓识。以下就来探讨一下诸葛亮的这种远见卓识究竟是什么。

【背景】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标志着东汉王朝的走向衰落。战乱中,曹操孙权刘备三分天下,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诸葛亮出身名门望族,年轻时即以智谋闻名。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征召他出山,担任汉中太守。此后,诸葛亮辅佐刘备,从事军政工作长达25年,在蜀汉王朝的建立和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卧龙高瞻远瞩】

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人奉为"卧龙",主要体现在他的远见卓识。他不仅能洞察当前形势,而且能够前瞻未来,为国家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

首先,诸葛亮对当前形势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能够准确把握时局动向,制定应对措施。例如,他早在建安十七年(212年)就预测到曹操将必然北伐,因此主动建议刘备先发制人,率军出击,攻占汉中。这一举动不仅巩固了蜀汉的国防,也给曹操的北伐计划造成了严重阻碍。再如,他在临终前预测到孙权背叛的可能性,因此特意嘱咐刘禅当心。结果,几年后果然发生了孙权叛变的事件。这都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政治远见。

其次,诸葛亮还能够预见未来的趋势,为国家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比如,他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在位期间不断发掘和培养有才干的人,如马谡邓芝等,为蜀汉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再如,他制定了著名的"建安三年"计划,提出了"百年大计"的发展纲领。该计划不仅涵盖国防、经济、民生等诸多方面,而且眼光远大,体现了诸葛亮对蜀汉长远发展的深谋远虑。即使在临终前,他仍不忘嘱托刘禅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谋划未来。

总之,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成为"卧龙",关键在于他独特的远见卓识。他不仅能够精准分析当前形势,更能预见未来趋势,为国家制定长远发展战略。这种超越时空的洞察力和战略眼光,无疑成就了他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期的卓越地位。

【总结】

综上所述,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卧龙",主要体现在他的远见卓识。他不仅能够精准把握当前形势,而且能够预见未来趋势,为国家制定长远发展战略。这种超越时空的洞察力和战略眼光,无疑奠定了他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期的卓越地位,也成就了他在历史上的不朽声誉。

文章标签:卧龙

上一篇:高祖刘邦 - 从草莽起家到建汉 | 下一篇:晋朝军事战争与边疆防御

荀彧仁至而义尽

三国荀彧

“荀彧仁至而义尽”是对汉末三国时期曹操重要谋士荀彧的极高评价,体现了他的道德操守与历史贡献。以下结合史实展开分析:1. 仁德为本的政治理念 荀彧出

黄巾起义对三国的影响

三国三国

黄巾起义(18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庞大的民变之一,对东汉王朝的瓦解和三国时代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东汉统治根基

貂蝉身世之谜考辨

三国貂蝉

貂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形象主要来源于《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塑造,但她的真实身世在正史中并无明确记载,存在诸多争议。以下结合史料与

司马师的专权之路

三国司马师

司马师的专权之路始于其父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积累的政治资本。作为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在父亲去世后(251年)继承了其政治和军事资源。司马懿通过高平

孙权:东吴霸业的智勇双全

三国孙权

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开国君主,凭借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在群雄割据的乱世中奠定了江东基业。其执政生涯展现了多方面的特点与成就:1. 年轻继位

孙权的江东统治策略

三国孙权

孙权的江东统治策略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内部制度建设以及人才任用等方式巩固统治,最终奠定三国鼎立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