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隋朝 >> 详情

裴矩开拓西域路

朝代:隋朝 | 时间:2025-06-14 | 阅读:3735次
历史人物 ► 裴矩

裴矩开拓西域路是隋唐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交往的重要事件,其背景、策略及影响展现了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的智慧与成就。

裴矩开拓西域路

1. 历史背景

隋炀帝时期(605—618年),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丝绸之路贸易因战乱受阻。裴矩(547—627年)作为隋朝重臣,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负责管理张掖(今甘肃张掖)互市,此地是中原与西域商旅往来的枢纽。他意识到西域对隋朝的战略价值:打通商路可增强经济,联合西域诸国能牵制突厥。

2. 裴矩的策略与行动

实地调研与情报汇集:裴矩主动接触西域商贾、使者,记录各国风俗、山川、政治状况,编纂《西域图记》三卷,包含44国资料,并标注三条主要西域道路(北道、中道、南道),为后世研究丝路地理提供了珍贵文献。

政治联盟构建:他建议隋炀帝采取“远交近攻”策略,联合高昌、伊吾等国抗衡西突厥。609年,炀帝西巡至张掖,接见27国使者,裴矩通过外交手段促成高昌王麹伯雅归附,伊吾(今哈密)献地设郡。

军事与经济并重:隋朝在伊吾筑城屯戍,保障商旅安全,同时降低关税吸引胡商,中原丝绸、瓷器与西域珍宝、马匹的交易量大幅增长。

3. 影响与局限

短期成效:裴矩的努力使隋朝短暂恢复对西域的影响力,但隋末动荡导致成果未能巩固。

唐代奠基:其积累的西域知识为唐太宗后来平定高昌(640年)、设立安西都护府(640年)奠定基础,《西域图记》更成为玄奘西行的重要参考。

历史评价争议:部分学者认为裴矩过度迎合炀帝扩张野心,耗费国力;但更多观点肯定其务实外交与地理贡献,堪称“张骞之后的西域探索第二人”。

4. 扩展知识

裴矩的西域政策体现了古代中国“以柔远人”的羁縻思想,即通过经济文化纽带维系边疆稳定。其著作虽佚,但《隋书·西域传》大量引用其内容。唐代杜佑《通典》亦称赞:“裴矩通西域,四夷风化,尽其情矣。”此事件也反映出丝绸之路不仅是商道,更是政治、文化互动的网络。

文章标签:

上一篇:南北朝婚姻习俗 | 下一篇: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

隋代音乐与宫廷乐舞

隋朝郑译

隋代音乐与宫廷乐舞是中国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其发展既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多元文化融合,又为盛唐乐舞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以下从制度、形式、

隋朝文人墨客的艺术成就与传世佳作欣赏

隋朝杨广

隋朝虽然国祚短暂(581-618年),但其文化艺术承前启后,文人墨客的创作在诗歌、书法、绘画等领域均有重要成就,为唐代文艺鼎盛奠定基础。以下从多个维度

隋朝的天文学与历法

隋朝刘焯

隋朝的天文学与历法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历法改革、天文观测、仪器制造及域外天文学知识的吸收等方面。 1. 历法改革与《

隋代服饰文化特点

隋朝杨坚

隋代服饰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承袭南北朝多元融合的风格,又为唐代服饰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服饰制度规范化

隋朝手工业与商业

隋朝裴矩

隋朝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成就为唐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以下从手工业、商业及社会背景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手工业的

裴矩西域记略

隋朝裴矩

《裴矩西域记略》是一部记录隋唐时期西域地理、政治、经济及民族状况的重要历史文献,由隋朝官员裴矩编撰。裴矩在隋炀帝时期任职于张掖(今甘肃张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