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五代十国 >> 详情

苏逢吉贪婪误国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6-30 | 阅读:3527次
历史人物 ► 郭威

苏逢吉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的权臣,其贪婪暴虐的作为对后汉的灭亡负有直接责任。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误国之举及相关历史背景:

苏逢吉贪婪误国

一、贪敛财富与苛政误民

1. 横征暴敛:苏逢吉在担任宰相期间,利用职权大肆搜刮民财。《旧五代史》记载他"贪黩无厌",甚至公然索贿。为填补军费空缺,他推行"拔钉钱""鼠雀耗"等苛捐杂税,连百姓门钉、粮仓损耗都要征税,导致民不聊生。

2. 强占民产:曾假借查抄叛臣之名,将开封七十余家富户财产据为己有。其府库中丝帛堆积如山,却在旱灾时拒绝开仓赈济,引发大规模流民。

二、司法残暴与政治清洗

1. 滥用刑罚:创设"断舌决口"等酷刑,《资治通鉴》载其判案"但看目即决",一日处决数十囚犯,连后汉高祖刘知远都劝诫"慎勿枉滥"。

2. 排除异己:诬杀素有威望的大臣史弘肇、杨邠等人,导致朝廷离心。其中史弘肇被灭族时,苏逢吉竟将史家女眷充作官妓。

三、军政决策失误

1. 激化藩镇矛盾:拒绝兑现对护国节度使李守贞的封赏承诺,逼反三大藩镇联合叛乱。为平叛又强制征调民夫,致使关中地区"十室九空"。

2. 军事短视:968年契丹入侵时,扣押边关急报,延误战机长达半月,最后靠大将郭威力战才避免亡国。

四、败亡的必然性

后汉隐帝刘承祐时期,苏逢吉权力达到顶峰,但已彻底丧失民心军心。950年郭威起兵讨伐时,其亲卫部队率先倒戈。逃亡途中,苏逢吉最终在农家自尽,死后遭百姓戮尸泄愤。其垮台标志后汉实际灭亡,次年郭威建立后周。

需要指出的是,苏逢吉的恶行与五代特殊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在那个"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的时代,缺乏制度约束的相权极易蜕变为暴政。宋人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评其"凶德参会",正是这种武人政治下权力失控的典型例证。

文章标签:

上一篇:唐朝的海外交流史 | 下一篇:《宋代女子教育探微》

五代时期的语言与文化交融现象

五代十国韦庄

五代时期(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乱世,但同时也是语言与文化交融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多民族互动、政权割据与人口迁徙,促进了南北文

十国时期的民间传说故事

五代十国钱镠

十国时期(907—979年)作为唐宋之间的割据时代,民间传说融合了历史事件、地方信仰与社会变迁,虽正史记载有限,但通过笔记小说和地方志可窥见当时民间

五代时期的社会阶层变迁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907-960年)是中古社会阶层剧烈变动的关键阶段,其社会结构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门阀士族的彻底衰落 唐末黄巢起义对世家大族的物理

钱镠与吴越国的统治

五代十国钱镠

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临安区)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立者。吴越国是十国中存在时间较长、经济文化较为繁荣的地方

郭威:从漕卒到皇者的传奇人生

五代十国郭威

郭威(904—954),即后周太祖,出身寒微却开创五代时期后周王朝,其人生轨迹堪称从底层到皇权的传奇典范。他的崛起与五代乱世的军政格局、个人能力及历

韩通后周忠将

五代十国郭威

韩通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重要将领,以忠勇刚直著称。以下根据史实对其生平和事迹进行详细梳理:1. 早年经历与军事崛起 韩通(?—960年),字仲达,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