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云石散曲名家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5-28 | 阅读:9394次历史人物 ► 马致远
贯云石散曲名家
贯云石(1286—1324),原名小云石海涯,号酸斋,元代著名散曲家、文学家,维吾尔族,祖籍西域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他是元代散曲“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徐再思(号甜斋)并称“酸甜乐府”,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流畅,兼具豪放与婉约之美。
1. 家世与早年经历
贯云石出身显赫,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功臣,父亲贯只哥官至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他自幼习武,后弃武从文,潜心诗词曲赋,深受汉族文化影响。
2. 文学成就
- 散曲创作:贯云石的散曲题材广泛,既有写景抒怀之作,如《清江引·咏梅》,也有反映隐逸生活的作品,如《殿前欢·懒云窝》。其语言明快,意境高远,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 诗词与文论:除散曲外,他还擅长诗文,著有《酸斋集》,并有《孝经直解》传世,体现了其深厚的儒学修养。
3. 艺术风格
贯云石的散曲以豪放为主,兼有清新婉约之风。他善于运用口语化表达,贴近民间生活,同时又注重音律和谐,形成了独特的“酸斋体”。
4. 历史地位
贯云石与马致远、张可久等并列为元代散曲大家,对后世影响深远。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天马脱羁”,赞其才情超逸。
5. 晚年与隐居
贯云石晚年辞官归隐,定居杭州,寄情山水,与文人雅士交游,留下了许多描写江南风光的佳作。
扩展知识
元代散曲分为“豪放派”与“清丽派”,贯云石属前者,而张可久则代表后者。
其作品《红绣鞋·痛饮》展现了豪放不羁的个性,而《小梁州·秋》则体现了细腻的写景功力。
贯云石精通音律,曾参与元曲的演唱与创作,推动了散曲的民间传播。
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丰富了元代散曲的多样性,也为后世研究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交融提供了重要范例。
文章标签:散曲
上一篇:宋太祖:一统江山,开国英明 | 下一篇: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