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隋朝 >> 详情

李浑谋反案牵连

朝代:隋朝 | 时间:2025-07-15 | 阅读:8855次
历史人物 ► 高颎

李浑谋反案是隋朝大业年间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涉及隋炀帝杨广对李氏家族的清洗,反映了隋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斗争和政治恐惧的蔓延。

李浑谋反案牵连

1. 背景与起因

李浑出身陇西李氏,是北周太师李穆的第十子,袭封申国公。隋炀帝大业年间,因李氏家族势力庞大,且民间谶语流传“李氏当为天子”,引起杨广猜忌。当时术士安伽陀曾进言“诛尽海内李姓”,加剧了隋炀帝的戒备心理。

2. 案件经过

- 宇文述构陷: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与李浑有旧怨,利用隋炀帝的疑心,诬告李浑与其侄李敏(隋文帝外孙、娶杨广之女)密谋造反。

- 证据罗织:宇文述指使李敏妻兄裴仁基作伪证,称李浑曾对李敏说“你应验图谶,当为皇帝”,并以李氏家族私养兵马、结交术士为“罪证”。

- 严刑逼供:李敏等族人被捕后遭酷刑拷问,最终被迫认罪。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浑、李敏及其宗族三十余人被处死,其余亲属流放岭南。

3. 政治影响

- 削弱关陇集团:陇西李氏作为关陇军事贵族的核心家族之一,此案导致隋朝统治基础进一步松动。

- 加剧统治危机:隋炀帝滥杀功臣的行为引发朝臣离心,诸如李密(同为陇西李氏)等贵族后裔后来加入反隋势力。

- 谶纬迷信的推波助澜:此案凸显谶纬预言对政治的干扰,类似事件在隋末频发(如李渊起兵前亦利用“桃李子”谶语)。

4. 历史争议

后世史家多认为李浑谋反缺乏实据。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直言“浑死非其罪”,《隋书》亦暗示此案是宇文述“挟私怨以逞”。李氏家族被屠戮后,隋炀帝仍未消除对“李姓”的恐惧,间接促使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更趋谨慎。

从更宏观视角看,此案是隋炀帝晚年猜忌政治的代表性事件,与诛杀高颎贺若弼等功臣的逻辑一脉相承,暴露了隋朝中央集权体制的极端脆弱性。

文章标签:

上一篇:高洋:北齐开国皇帝传奇 | 下一篇:鉴真东渡:盛唐文化的传播者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

隋朝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是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科举制度从探索阶段步入制度化轨道。以下从背景、内容、影响等多维度展开分析:一、设立背

史万岁威震塞外

隋朝史万岁

史万岁是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著名武将,以勇猛善战、威震突厥而著称。他的军事生涯主要在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达到巅峰,尤其在对抗突厥的战役中表现出色

李浑谋反案牵连

隋朝高颎

李浑谋反案是隋朝大业年间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涉及隋炀帝杨广对李氏家族的清洗,反映了隋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斗争和政治恐惧的蔓延。1. 背景与起

杨素征战平江南乱

隋朝杨素

杨素是隋朝著名的军事将领,在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征战平江南乱主要指隋朝平定南朝陈的战争以及后续镇压江南地区叛乱的活

李浑谋反案牵连

隋朝高颎

李浑谋反案是隋朝大业年间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涉及隋炀帝杨广对李氏家族的清洗,反映了隋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斗争和政治恐惧的蔓延。1. 背景与起

梁士彦谋反伏诛

隋朝高颎

梁士彦谋反伏诛是北周末年至隋初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涉及北周旧臣与新兴隋朝政权间的权力博弈。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1. 历史背景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