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周 >> 详情

周宣王中兴短暂复兴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6-29 | 阅读:7215次
历史人物 ► 周宣王

周宣王(公元前828年—前782年在位)是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宣王中兴”。这一阶段被视为西周衰落前的最后一次短暂复兴,其历史背景、举措及局限性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周宣王中兴短暂复兴

一、历史背景

1. 厉王暴政的遗留问题:周厉王推行“专利”政策垄断社会资源,引发“国人暴动”,导致王室权威受损。宣王继位时,周王室面临财政窘迫、诸侯离心、戎狄侵扰等多重危机。

2. 共和行政的过渡:厉王流亡后的“共和行政”(前841—前828年)暂缓了矛盾,为宣王改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过渡期。

二、中兴举措

1. 政治改革

- 整顿吏治:重用仲山甫、尹吉甫等贤臣,《诗经·大雅·烝民》记载仲山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体现官僚体系效率提升。

- 强化宗法:通过册命仪式重申诸侯义务,如晋穆侯、秦庄公等受命抵御戎狄,暂时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秩序。

2. 军事行动

- 北伐猃狁:多次命尹吉甫出征,青铜器《兮甲盘》铭文记载“王命甲政司成周四方积”,反映对北方防线的重视。

- 南征淮夷:《诗经·江汉》描述“江汉之浒,王命召虎”的平定淮夷战役,短暂恢复对东南方的控制。

3. 经济恢复

- 废除“专利”:取消厉王时期垄断山泽之利的政策,缓和民怨。

- 推行“不籍千亩”:象征性减少藉田礼的规模,减轻庶民劳役负担。

三、局限性

1. 军事消耗:连年征战虽取胜,但《后汉书·西羌传》称“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后期伐太原戎、条戎等失利,耗尽国力。

2. 分封制瓦解:依赖诸侯出兵暴露王室军力空虚,如申侯、郑国等势力坐大。

3. 社会矛盾未解:青铜器《禹鼎》铭文显示底层贵族仍受盘剥,“宣王中兴”本质是旧制度的修补。

四、历史影响

宣王晚期“千亩之战”惨败(前789年)标志中兴终结。其子幽王时西周灭亡,但宣王时期的制度调整(如放宽礼制)为东周列国改革提供了经验。《竹书纪年》评“宣王即位,周室复振”,实则昙花一现,反映宗周制度已难适应社会变革。

文章标签:中兴

上一篇:夏朝中期的政治动荡 | 下一篇:苏秦合纵抗秦谋略

西周忠臣尹吉甫的生平事迹

西周武吉

尹吉甫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生卒年约在公元前9世纪(西周宣王时期)。他的主要事迹和贡献可归纳如下: 1. 军事功绩尹吉甫是周宣王时

西周井田制解析

西周井田制

西周井田制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一项重要土地制度,确立于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以“井”字形划分土地为核心特征,兼具经济、政治与社会组

秦非子牧马受封

西周秦非

秦非子牧马受封是秦国早期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秦人从附庸走向诸侯的关键转折。以下依据《史记·秦本纪》等史料展开分析:1. 历史背景:周孝王时期

西周经济概况

西周周经

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的经济以农耕为核心,兼具手工业和商业的初步发展,形成了一套与分封制、宗法制相配套的经济体系。以下是西周经济的主要特点

尹吉甫文武全才

西周周宣王

尹吉甫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活跃于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时代,被后世誉为“文武全才”的典范。他的事迹和贡献主要体现

周代灾异记录分析

西周周宣王

周代灾异记录分析 周代(约前1046—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灾异记录系统化的重要时期,其灾异观以“天命”思想为核心,将自然现象与政治伦理紧密关联。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