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贾岛推敲典故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7-03 | 阅读:3267次
历史人物 ► 贾岛

贾岛"推敲"典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创作轶事,典出后蜀何光远《鉴戒录》及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其核心情节如下:

贾岛推敲典故

1. 史实背景

贾岛(779-843)是中唐著名苦吟诗人。据史料记载,元和五年(810年)左右,贾岛赴长安应试期间,某日骑驴苦思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收入《题李凝幽居》),初拟用"推"字,后欲改为"敲"字,于驴背上反复做推敲手势,不觉冲撞京兆尹韩愈仪仗。

2. 关键细节辨析

现存最早记载见于五代《鉴戒录》,但未明确记载具体年份

韩愈时任吏部侍郎或京兆尹(学界有争议)

《唐才子传》记载韩愈建议用"敲"字,因其"响亮可惊宿鸟"

《苕溪渔隐丛话》引《刘公嘉话录》补充细节:贾岛最终采纳韩愈意见

3. 诗学内涵

体现唐诗"炼字"传统,中唐苦吟诗派创作特征

"推"字显得幽寂,"敲"字更具声韵美,暗合诗歌"音意相生"理论

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将其列为"诗眼"典范

4. 历史影响

成为汉语"推敲"一词的语源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统计,后世共有17位诗人引用此典

清代纪昀《四库提要》指出该典故反映"唐人作诗之用心"

5. 相关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此事或为后人附会(如闻一多《唐诗杂论》)

贾岛诗集现存版本中此诗异文达6处

宋代黄彻《䂬溪诗话》提出不同解读,认为"推"字更符合隐士情境

这个典故深层反映了中唐诗歌创作从自然流露向刻意锤炼的转变,其传播过程本身也成为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典型个案。现存最早的贾岛诗集宋刻本《长江集》仍保留着这个著名诗例,可见其在文学史上的标志性地位。

文章标签:

上一篇:梁睿定益州 | 下一篇:范质辅周宋

杜牧泊秦淮叹兴亡

唐朝杜佑

杜牧的《泊秦淮》是晚唐诗歌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秦淮河畔的衰败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以下从诗歌内容、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思想

唐朝的民间宴饮习俗

唐朝唐朝

唐朝的民间宴饮习俗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开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下从饮食结构、社交功能、礼仪规范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饮食结构

唐朝的边疆治理与边防政策

唐朝唐朝

唐朝的边疆治理与边防政策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体系,反映了其鼎盛时期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战略。以下从制度、军事、外交、经济与文化等维度展开分析:

贾岛推敲典故

唐朝贾岛

贾岛"推敲"典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创作轶事,典出后蜀何光远《鉴戒录》及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其核心情节如下:1. 史实背景贾岛(779-843)是中

贾岛推敲典故

唐朝贾岛

贾岛"推敲"典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创作轶事,典出后蜀何光远《鉴戒录》及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其核心情节如下:1. 史实背景贾岛(779-843)是中

贾岛:唐代杰出的山水诗人

唐朝贾岛

贾岛:唐代杰出的山水诗人贾岛(779-843)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作以洗练简约著称,对山水之境的细腻描摹和诗意渲染影响深远。作为唐代中期杰出的山水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