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李林甫口蜜腹剑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28 | 阅读:570次
历史人物 ► 李林甫

李林甫唐玄宗时期著名的权相,以“口有蜜,腹有剑”的奸诈形象载入史册。其政治生涯集中体现了盛唐由治转乱的政治生态变化,以下是关于其史实与影响的详细分析:

李林甫口蜜腹剑

一、政治发迹与权力手段

1. 宗室背景与投机上位

李林甫出身李唐宗室远支,初任千牛直长,后通过巴结武惠妃、宦官高力士等宫廷势力进入权力核心。他利用玄宗后期怠政的特点,专权长达十九年(734-752年),是开元天宝之际实际执政者。

2. 排除异己的系统性操作

孤立张九龄:在“牛仙客事件”中诬陷贤相张九龄“谤议朝政”,促使其被罢相。

制造“韦坚案”:构陷太子李亨同盟韦坚谋反,牵连数百人,巩固自身相位。

“罗钳吉网”恐怖统治:任用酷吏吉温、罗希奭,形成网络,《资治通鉴》载“朝野侧目”。

二、“口蜜腹剑”的具体表现

1. 表面拉拢实为陷阱

对政敌李适之初示友善,后以其“妄议立储”为由贬杀。

向玄宗举荐胡将安禄山,表面称其“忠勤”,实则欲借边将势力压制文官集团。

2. 制度性破坏官僚体系

怂恿玄宗废“循资格”选官制度,代之以个人意志提拔官员,导致吏治崩坏。

阻塞言路:威胁谏官“勿效立仗马”,使监察体系形同虚设。

三、历史影响与争议

1. 安史之乱的伏笔

其“以蕃代汉”政策重用安禄山等边将,同时削弱中央防务,天宝十载(751年)甚至奏停府兵制募兵轮换,客观上为藩镇坐大创造条件。

2. 史学评价的复杂性

近年有学者指出,其财政改革(如推行和籴法)部分缓解了关中粮荒,但总体仍被视作唐代“制度衰变”的关键推手。司马光评其“养成天下之乱”,而《旧唐书》亦承认其“应变之才”与“奸狡”并存。

延伸知识

同时期宦官势力的崛起与其形成制衡,高力士曾多次劝阻玄宗对其的过度信任。

“蜜中”的典故源自《开元天宝遗事》,反映唐末对其形象的文学化塑造。

天宝八载(749年)其主持编订《唐六典》,客观上保存了盛唐典章制度史料。

李林甫的权术本质是君主专制下依附皇权的畸形产物,其执政标志着开元盛世官僚系统自律性的彻底瓦解,为天宝危机埋下祸根。

文章标签:腹剑

上一篇:隋朝的货币制度 | 下一篇:周世宗柴荣改革

唐朝交通与通讯发展

唐朝唐朝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古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其体系不仅支撑了帝国的行政效率和经济繁荣,还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以下从道路网络、交通

诗仙李白醉酒赋诗

唐朝李白

诗仙李白醉酒赋诗这一主题,深刻体现了唐代诗人李白狂放不羁的个性与超凡脱俗的创作风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与酒的渊源在历

唐代的律诗与绝句发展

唐朝白居易

唐代的律诗与绝句的发展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两者在形式、内容、艺术成就上均达到空前高度。以下从历史脉络、形式特点、代表诗人及影响等

张议潮收复河湟地

唐朝唐宣宗

张议潮收复河湟是晚唐时期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张议潮(799年—872年),沙州敦煌(今甘肃敦煌)人,是归义军的创立者。他于大中二

李林甫口蜜腹剑谋

唐朝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权相,以“口蜜腹剑”的奸诈形象载入史册。他的政治生涯集中体现了盛唐时期官僚体系的黑暗面,其权谋手段对唐朝由盛转衰产生

李林甫奸相误国

唐朝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权相,掌权十九年(734-753年),其专权误国的行为深刻影响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以下是其误国之举的史实分析:1. 排斥贤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