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夏商 >> 详情

商代虎食人卣的象征意义

朝代:夏商 | 时间:2025-06-04 | 阅读:3899次
历史人物 ► 虎食人卣

商代虎食人卣是中国青铜器中的一件重要文物,现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其独特的造型和神秘的主题引起了学术界对商代宗教信仰与社会文化的广泛讨论。关于它的象征意义,存在多种观点:

商代虎食人卣的象征意义

1. 权力与威慑的象征

卣身的老虎造型威猛狰狞,前爪攫抱人形,可能体现了商王朝通过武力威慑维持统治的意识形态。商周青铜器中常见动物噬人主题(如后母戊鼎耳部虎食人纹),反映了统治者借助神兽形象强化权威的意图。《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此类器物或用于祭祀场合,强调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2. 人与自然的宗教关系

部分学者认为人虎组合呈现的是巫觋通神场景。商甲骨文显示虎被视为沟通天地的灵兽,卣上的人形可能是进行仪式的巫师,通过被虎“吞食”达到灵魂升天的目的。这与《山海经》中“巫咸国”人面蛇身神的记载形成了跨地域的图腾信仰呼应。

3. 图腾崇拜的遗存

有研究者提出此物承袭了史前氏族虎图腾崇拜。甘肃出土的马家窑文化虎纹彩陶、红山文化玉虎等遗存,表明虎崇拜在华夏北部源远流长。商王室可能将虎作为部族保护神,卣的造型蕴含着祖先神庇护后裔的隐喻。

4. 生死观念的具象化

从器盖与器身合铸的设计看,老虎张口的腔体可能象征死亡与再生。商代人相信“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郊特牲》),卣或用作祭祀时盛放鬯酒的礼器,通过虎口传递祭品给先祖,体现生死两界的联结。

延伸观察:

同类型器物如安徽阜南龙虎尊、四川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挂饰,均出现互动母题,暗示商代可能存在跨地域的原始宗教共识。

美国学者艾兰提出“虎为西方死神”说,联系商代四方风信仰,认为此卣体现了商人对西方死亡领域的想象。

需注意商晚期青铜器纹饰已呈现程式化倾向,此卣可能部分承袭了二里头时期绿松石龙形器的造型传统。

该文物的多重象征意义折射出商代复杂的宇宙观:既包含统治者对暴力的美学化表现,又渗透着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是宗教权力、艺术表达与工艺技术的综合载体。

文章标签:虎食人卣

上一篇:梁启超维新变法的先驱精神 | 下一篇:封建诸侯的等级制度

盘庚迁都定殷墟

夏商殷墟

盘庚迁都至殷墟是商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决策,也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态发展的重要节点。根据甲骨文与《尚书·盘庚》篇的记载,此次迁都发生在商代中期(

夏商神话与历史记载

夏商妇好

夏商两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朝代,其神话传说与历史记载交织,既有口耳相传的原始叙事,也包含后世文献的追述与重构。从考古发现和文献互证的角度

商朝的文字记录载体

夏商商朝

商朝的文字记录载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青铜器铭文、陶文、玉器刻辞以及简牍等。这些载体不仅反映了商代文字的成熟与广泛应用,也为研究商朝历史、宗教、

夏代氏族部落联盟

夏商竹书纪年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其社会组织形式以氏族部落联盟为基础,呈现出早期国家的雏形。根据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夏代的氏族部落联盟具有以

商代虎食人卣的象征意义

夏商虎食人卣

商代虎食人卣是中国青铜器中的一件重要文物,现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其独特的造型和神秘的主题引起了学术界对商代宗教信仰与社会文化的广泛讨论。关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