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 夏后杼东征扩土
夏后杼(或作"予"、"宁")是夏朝第六代君主,姒姓,据《竹书纪年》《史记·夏本纪》等文献记载,其在位期间(约前19世纪)曾展开东征,巩固并拓展了夏王朝的疆域。以下依据现存史料及考古研究,整理其东征相关史实及背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大禹
[明朝] 周顺昌苏州民变案
周顺昌苏州民变案是明末天启六年(1626年)发生于苏州的一场大规模民众抗议事件,其核心是东林党人周顺昌被捕引发的民变。这一事件集中体现了晚明社会的政治腐败、党争激化与民众反抗,是研究明末政治生态的重要案例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民变案 | 历史人物 ► 苏州
[三国] 吴大帝孙权权谋
吴大帝孙权的权谋集中体现了其作为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的战略眼光与统治智慧,以下从多个维度结合史实展开分析:1. 平衡豪族与寒门的政治布局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时年仅18岁,面对江东顾、陆、朱、张等世家大族的掣肘,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孙权
[隋朝] 刘方征服林邑国
刘方征服林邑国是中国隋朝时期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发生在公元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是隋朝南方扩张的重要历史事件。 1. 背景: 林邑国(位于今越南中部)是占婆人的政权,与中原王朝长期存在朝贡关系,但也不时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南中
[春秋战国] 齐威王纳谏强政
齐威王纳谏强政是战国时期齐国政治改革的重要案例,体现了君主采纳谏言、整饬吏治的治国智慧。其核心举措和史实背景可归纳如下: 一、纳谏的背景与开端齐威王即位初期,齐国面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困境(《史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齐威王 | 历史人物 ► 魏国
[三国] 诸葛亮的治国与军事策略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其治国与军事策略融合了儒家伦理与法家实效,在《三国志》等史料中体现了系统性思想:一、治国方略 1. 法治为基 推行《蜀科》整顿吏治,主张"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便宜十六策》),以严明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诸葛亮
[唐朝] 孟浩然田园诗
孟浩然(689—740)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他的田园诗以清新自然、恬淡悠远的风格著称,展现了唐代隐逸文人的生活理想和乡村田园的宁静之美。以下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代表作品及文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田园诗 | 历史人物 ► 孟浩然
[南北朝] 梁武帝萧衍:佛教信徒,政治领导者
梁武帝萧衍(464-549年),南朝梁开国皇帝(502-549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君主。他集佛教狂热信徒与政治改革者于一身,其统治呈现出宗教信仰与世俗权力的复杂交织。一、政治领导:由明君到昏聩的转变 1. 开国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萧衍
[唐朝] 唐长安城的城市规划
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范,其布局体现了严格的礼制思想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下是其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及相关扩展知识:1. 方正对称的中轴线布局 长安城采用南北向中轴线(朱雀大街,宽150米)贯穿全城,以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城市规划 | 历史人物 ► 长安
[清朝] 文天祥在元朝抗元事迹回顾
文天祥是南宋末期著名的抗元英雄、政治家和文学家,其抗元事迹贯穿南宋灭亡前后的关键时期,展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忠诚精神。以下依据历史事实,对其抗元活动进行系统梳理: 一、历史背景南宋末年,蒙古帝国崛起,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事迹 | 历史人物 ► 文天祥
汉朝苏武
秦朝王绾
春秋战国李牧
西周共和
夏商商汤
清朝乾隆
明朝袁崇焕
元朝元顺帝
宋朝绍圣
五代十国刘知远
五代十国王镕
唐朝唐玄宗
隋朝百济
南北朝宇文泰
晋朝陆机
三国徐庶
汉朝屯田制
秦朝秦律
春秋战国战国
西周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