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李公麟的白描绘画艺术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山人,舒州(今安徽桐城)人。他的白描绘画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以“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著称,开创了文人画中以线造型的新范式。以下从技法、题材时间 ► 2025-06-13 | 标签 ► 绘画艺 | 历史人物 ► 李公麟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的佛教艺术发展
五代时期(907—960年)是中国佛教艺术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尽管政治割据、社会动荡,但各地政权对佛教的扶持以及民间信仰的延续,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区域性发展和风格演变。这一时期的艺术既延续了唐代的恢弘传统,又为时间 ► 2025-06-13 | 标签 ► 佛教艺术 | 历史人物 ► 荆浩
[南北朝] 北朝佛教石窟艺术
北朝佛教石窟艺术是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主要创作于南北朝时期(386—589年),以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统治时期为代表。这一时期石窟艺术融合了印度佛教文化、中亚艺术风格与本土汉文化传统,形时间 ► 2025-06-13 | 标签 ► 石窟艺术 | 历史人物 ► 昙曜
[唐朝] 唐三彩的艺术特色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盛行的一种低温彩釉陶器,釉色以黄、绿、白为主,兼有褐、蓝、黑等,因其绚丽多彩而得名。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釉色丰富,工艺独特 唐三彩采用铅釉工艺,以氧化铅为助熔剂,加入时间 ► 2025-06-11 | 标签 ► 三彩 | 历史人物 ► 唐三彩
[汉朝] 汉代的音乐与舞蹈艺术
汉代的音乐与舞蹈艺术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既继承了先秦传统,又融合了多元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一时期音乐与舞蹈的繁荣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以及文化交流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音乐 | 历史人物 ► 张骞
[隋朝] 隋代佛教艺术新趋势
隋代佛教艺术在继承南北朝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显著的新趋势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本土化与南北风格的融合隋朝统一后,南北朝佛教艺术风格开始深度交融。南朝重义理、尚清秀的风格与北朝雄浑粗犷的造像时间 ► 2025-06-08 | 标签 ► 佛教艺术 | 历史人物 ► 长安
[元朝] 元代的戏剧演出形式
元代的戏剧演出形式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主要体现为杂剧和南戏两大体系,二者在表演体制、音乐结构、舞台呈现等方面各具特色,并对后世戏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1. 杂剧的成熟与体制化时间 ► 2025-06-07 | 标签 ► 戏剧演出形式 | 历史人物 ► 关汉卿
[秦朝] 秦瓦当纹饰艺术特征
秦瓦当纹饰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纹饰题材丰富多样 秦瓦当纹饰题材广泛,包括动物纹(如夔龙、凤鸟、鹿、虎等)、植物纹(如莲花、卷草)、几何纹(如云纹、菱形纹、方格纹)以及文字纹(如“千秋万岁时间 ► 2025-06-05 | 标签 ► 纹饰 | 历史人物 ► 秦始皇陵
[唐朝]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深刻体现了盛唐气象的浪漫主义精神,其创作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可从以下多维度进行系统性分析:一、壮浪纵恣的浪漫主义特质 1. 想象力的超逸性:李白常突破时空界限,"欲上青天揽明月"时间 ► 2025-06-04 | 标签 ► 诗歌 | 历史人物 ► 李白
[汉朝] 汉代画像石艺术
汉代画像石艺术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行于西汉至东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汉代墓葬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画像石多用于墓室、祠堂、石阙等建筑构件,通过雕刻技法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时间 ► 2025-06-04 | 标签 ► 画像 | 历史人物 ► 荆轲刺秦王
明朝董其昌
元朝元朝
宋朝元祐
五代十国石敬瑭
唐朝房玄龄
隋朝六部
南北朝元宝炬
晋朝桓伊
三国陶谦
汉朝刘盆子
清朝光绪
明朝严嵩
宋朝吴玠
五代十国花蕊夫人
唐朝怀素
隋朝刘焯
南北朝萧衍
晋朝桓玄
三国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