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 长安个人资料 ► 长安历史事件 ► 长安历史百科

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周、秦、汉、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详情

[五代十国] 五代雕版印刷技术突破

五代时期(907-960年)是中国雕版印刷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唐代雕版印刷初步应用的基础上,实现了多项关键性突破,对文化传播和书籍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五代雕版印刷的主要技术进展及其历史意义:1. 规模化印
时间 ► 2025-06-22 | 标签 ► 雕版印刷技 | 历史人物 ► 长安

[隋朝] 隋唐长安城建设

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范,其建设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智慧与工程技术水平。以下从多个维度详述其特点: 一、建设背景与历史沿革1. 隋代初创: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宇文恺主持营建新都大兴城,选址汉长安
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长安城 | 历史人物 ► 长安

[唐朝] 安禄山叛变乱长安

安禄山叛变导致长安陷落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史称"安史之乱"。此事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其背景、过程及影响可从多维度剖析:一、叛乱背景1. 节度使制度失衡:玄宗时期边境设立的十大节度使掌握军政
时间 ► 2025-06-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长安

[唐朝] 长安城布局与国际化

长安城作为唐代都城,其布局与国际化特征集中体现了当时世界级都市的规划理念与开放姿态。以下从城市规划、功能分区、文化交流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严谨有序的棋盘式布局1. 中轴对称格局: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宽约15
时间 ► 2025-06-1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长安

[唐朝] 唐代的外交使节往来

唐代是中国古代外交活动极为活跃的时期,其外交使节往来频繁,体现了唐朝开放包容的国策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以下是关于唐代外交使节往来的主要史实与特点: 1. 制度化外交体系 唐朝设立鸿胪寺专门管理外交事务,负责
时间 ► 2025-06-15 | 标签 ► 外交使节 | 历史人物 ► 长安

[隋朝] 隋朝手工业的成就

隋朝虽仅有三十余年国祚,但在手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技术发展、产业规模和管理机制为唐代手工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以下是隋朝手工业的主要成就及其历史背景: 一、官营手工业体系的完善隋朝继承北周旧制,建
时间 ► 2025-06-12 | 标签 ► 手工业 | 历史人物 ► 长安

[隋朝] 隋代佛教艺术新趋势

隋代佛教艺术在继承南北朝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显著的新趋势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本土化与南北风格的融合隋朝统一后,南北朝佛教艺术风格开始深度交融。南朝重义理、尚清秀的风格与北朝雄浑粗犷的造像
时间 ► 2025-06-08 | 标签 ► 佛教艺术 | 历史人物 ► 长安

[隋朝] 牛弘的典籍整理

牛弘是隋朝著名的文献学家、目录学家,历任秘书监、礼部尚书等职,其在典籍整理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主持编纂《隋书·经籍志》 牛弘作为隋朝官方典籍整理的核心人物,参与了《隋书·经籍志》的编纂
时间 ► 2025-06-08 | 标签 ► 典籍 | 历史人物 ► 长安

[隋朝] 隋与林邑国的往来

隋朝与林邑国(今越南中南部)的往来主要体现在外交、军事和经济层面,双方关系既有合作也有冲突,反映了隋朝对南海地区的战略意图以及中南半岛的政治格局。以下是具体史实与扩展分析: 1. 外交使节往来隋文帝开皇年
时间 ► 2025-06-0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长安

[唐朝] 秦琼门神护长安

"秦琼门神护长安"这一典故源于唐代民间信仰与历史人物的神格化进程,展现了古代中国将英雄人物纳入宗教民俗体系的典型范例。以下从历史背景、起源传说、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分析:一、历史人物秦琼的军事贡献秦琼(?-
时间 ► 2025-06-05 | 标签 ► 门神 | 历史人物 ► 长安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