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永康学派志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7-31 | 阅读:8579次历史人物 ► 陈亮
陈亮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核心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以“事功之学”为特色,强调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性理,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形成鲜明对比。以下从生平、思想主张、学派传承及历史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陈亮的生平与时代背景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南宋孝宗至光宗年间活跃于政坛与学界,曾多次上书朝廷主张抗金北伐,但因触怒权臣屡遭迫害。其生平经历塑造了他务实激进的思想风格。南宋偏安一隅的社会现实,促使陈亮反思空谈道德的风气,提出“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实践哲学。
二、永康学派的核心思想
1. 事功导向:主张学问需解决现实问题,提出“道在物中”,认为理学家“专言性命”脱离实际。在《上孝宗皇帝书》中直言:“学者耻言功利,而国势日衰。”
2. 历史进化观:反对朱熹“三代以下无善治”的复古论,认为汉唐之功业亦含王道,社会发展应因时变革。
3. 批判理学:与朱熹展开“王霸义利之辨”,反对将天理人欲截然对立,强调功利与道德的辩证统一。
4. 军事与经济主张:提出“富国”具体方案,注重屯田、冶铁等实务,体现浙东学派重商的区域特色。
三、学派传承与影响
1. 弟子群体:门人喻偘、喻南强等继承其说,但受庆元打压后逐渐式微。
2. 浙东学派脉络:与吕祖谦婺学、叶适永嘉学派共同构成南宋功利主义思想谱系,明代王廷相、清初颜元等深受启发。
3. 近代重估:清末维新派梁启超称其思想“有破茧求新之勇”,现代学界视其为儒家实用主义先驱。
四、历史文献与评价
代表作《龙川文集》三十卷包含政论、兵法等内容,《陈亮集》今有中华书局校注本。全祖望《宋元学案》专设《龙川学案》,但明代《性理大全》有意淡化其影响。需注意其思想在士大夫中争议较大:朱熹斥其“粗豪”,而章学诚赞其“通经服古,实学卓然”。
陈亮思想的现代意义在于:为儒家传统注入实践理性,其重视制度创新与经济实效的取向,对理解中国思想史的多元性具有重要价值。永康学派虽未成主流,却在儒学内部保留了批判性思维的火种。
文章标签:
上一篇:五代时期的军事制度改革与军事行动 | 下一篇:元朝设立岭北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