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总目

► 崇文总目个人资料 ► 崇文总目历史事件 ► 崇文总目历史百科

崇文总目》是宋代的官修书目,著录经籍共3445部,30669卷,是北宋最大的目录书。

景祐元年(1034年),宋仁宗命翰林学士张观、李淑、宋祁等校定整理三馆与秘阁藏书,去芜存菁、刊其讹舛,编成书目,不久又命翰林学士王尧臣、聂冠卿、郭稹、吕公绰、王洙、欧阳修等人校正条目,讨论撰次,又仿唐代《开元群书四部录》,编列书目。历七年至庆历元年七月成书60卷,庆历元年(1041年)十二月,由翰林学士王尧臣上奏,赐名崇文总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家书目(已残缺)。“崇文总目”着录丰富、体例完备,每类有叙释即类序,每书有解题。体例为后来的晁公武、陈振孙所效法,因篇帙繁多,抵忤之处自所难免,后代有所修订,如:黄伯思《东观余论》摘17条,焦竑《国史经籍志》有22条。郑樵作《通志·艺文略》,建议废《崇文总目》之解题,更在《校雠略》中讥讽每书下的序释文繁无用。崇文总目上承唐代“开元群书四部录”之余绪,下启清代“四库全书...

上一位:常宜 | 下一位:曹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