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抗清名将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7-30 | 阅读:5047次历史人物 ► 李定国
李定国(1621—1662)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抗清名将,南明政权的重要军事。他生于陕西延安,早年参加张献忠农民军,后归顺南明永历政权,成为西南抗清势力的核心人物。以下是关于他的关键史实与贡献:
1. 早期经历与军事才能
李定国少时被张献忠收为养子,在大西军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天赋。张献忠死后,他率部转战云贵,与孙可望联合拥立永历帝,迅速整合分散的抗清力量。他擅长山地作战,注重军纪,部队以骁勇善战著称。
2. 两蹶名王的辉煌战绩
- 桂林之战(1652年):李定国采用火象阵突袭,大破清军,阵杀清定南王孔有德,收复广西大部。
- 衡阳之战(同年):在严阵以待的清军主力前,他诱敌深入后包抄夹击,击毙清敬谨亲王尼堪,创下南明对清作战的罕见大捷。此战震动清廷,一度扭转西南战局。
3. 政治困境与后期抗争
因孙可望的猜忌和降清,李定国陷入孤立。1656年他护送永历帝入滇,但面对吴三桂的步步紧逼,被迫退守缅北。1661年磨盘山战役中,他设伏重创清军,却因叛徒泄密未能全胜。次年永历帝,李定国悲愤成疾,病逝于勐腊,临终仍高呼"宁死荒徼,不降清虏"。
4. 历史评价与民族气节
清初史料虽贬其"流寇"出身,但亦承认其忠勇。近代以来,李定国被推崇为民族英雄,与郑成功并称"南明双璧"。他的战略眼光(如联合少数民族武装)和坚韧精神,体现了明遗民抗争的悲壮底色。
5. 延伸知识
- 军事创新:李定国善用象兵和火器结合战术,并在山区推广游击战法。
- 治理成就:在云南主政期间恢复生产,铸"兴朝通宝"稳定经济。
- 文化影响:西南少数民族至今流传其传说,如傣族史诗歌谣《李晋王》。
文章标签:
上一篇:汪大渊航海与元朝海外贸易 | 下一篇:李自成与清朝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