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之战

► 钓鱼城之战个人资料 ► 钓鱼城之战历史事件 ► 钓鱼城之战历史百科

钓鱼城之战或称钓鱼城保卫战或称合州之战是指南宋与蒙古帝国发生于1259年的战争。

宋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汗蒙哥率军入侵四川。次年初,蒙军围合州州治钓鱼城(今重庆合川东北)。宋将王坚率军民力战,凭借有利地形和余玠修治的坚固城防,多次击退蒙军进攻。蒙军先后使用各种攻城器材连续进攻,皆败。至六月,蒙哥打退宋援军,加紧进攻,精选士卒于夜间登云梯攻城。王坚亲自率部抵御,蒙军败。蒙哥亲至城下督战,并用飞车窥探城内,遭宋军炮击,蒙军死伤甚众,蒙哥为炮石所中。七月,蒙哥死,蒙军乃撤军。

钓鱼城之战是中国古代战史上着名的山城要塞防御战,该战使南宋暂时解除了亡国危机,国祚一度延续。

主体: 蒙古军

主要指挥官: 南宋: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蒙古:孛儿只斤蒙哥

主要武器: 火炮,矛,盾,

伤亡情况: 南宋以少胜多

关联父集: 蒙哥攻宋之战

具体发生地: 钓鱼城

别名: 合州之战、钓鱼城保卫战

历史意义: 钓鱼城之战为南宋王朝争取了20年的喘息时光,激烈的内战令蒙古帝国分裂为众多小汗国。那种横扫世界的大兵团作战从此成为绝唱,欧洲基本解除了蒙古帝国的威胁

参战方名称: 蒙古

发生国家: 南宋

发生地区: 重庆合川

国家(政权): 蒙古帝国

地区: 亚洲

地点: 钓鱼城

客体: 宋朝

开始时间: 1259 年

开始标志: 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

战争别名: 之战 钓鱼山之战

战争影响: 重创蒙古,击伤蒙哥

战争结果: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

时间: 1259 年

涉及战斗: 襄樊之役,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

结束时间: 1259 年

结果: 蒙古军胜利,蒙哥战死

行为: 进攻

起始时间: 1259 年

转折点: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

重要性: 保存了南宋的有生力量

阵营: 蒙古 南宋

上一位:东林党争 | 下一位:戴震

钓鱼城之战背后的政治纷争

元朝钓鱼城之战

钓鱼城之战背后的政治纷争钓鱼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纷争。这场战争发生在南宋晚期,涉及到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