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唐朝 >> 藩镇

藩镇

► 藩镇个人资料 ► 藩镇历史事件 ► 藩镇历史百科

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倕各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

天宝十节度中,安禄山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后发动叛乱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唐国势中衰,“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藩镇大多依旧服从中央政府,向中央缴纳赋税。而在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一带的藩镇,即时称“河朔三镇”的成德、魏博和卢龙三镇,则割据一方,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亦不赋税,形同独立政权,“父子相袭,亲党胶固。其凶戾者,强买,逾法犯令,长吏不能禁。变易主帅,有同儿戏,如史宪诚、何进滔、韩君雄、乐彦祯,皆为其所立,优奖小不如意,则举族被害”。后代史家把这...

上一位:凤翔府 | 下一位:方俊官

孟知祥建立蜀国纪实

五代十国藩镇

孟知祥建立蜀国纪实一、背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分裂割据的时代。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随着唐朝的衰落,各地藩镇势力崛起,蜀地

唐代末期的分裂与割据趋势探讨

五代十国藩镇

唐代末期的分裂与割据趋势探讨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其末期却呈现出了分裂与割据的趋势。这一趋势不仅影响了唐朝的衰落,也为五代十国

唐代藩镇割据问题

唐朝藩镇

唐代藩镇割据问题一、背景唐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朝廷内部矛盾的激化,藩镇割据问题逐渐浮现。藩镇源于唐朝为巩固边疆而设立的节度使制度,

五代十国的家族势力与社会结构

五代十国藩镇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家族势力与社会结构在这个时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经历了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