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经义考个人资料 ► 经义考历史事件 ► 经义考历史百科

经义考,原名《经义存亡考》,中国经学文献的目录。由清代朱彝尊所撰、卢见曾所编。于1695年至1699年间成书,1705年开始发行。

《经义考》是朱彝尊辞官之后,仿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体例的作品,统考历代之见解来整理古今经学文献,著录了自先秦迄至清初八千四百多种的经学著述。

朱彝尊生前仅刊行了一百六十七卷,乾隆十八年(1753年),卢见曾在寓居淮南的朱彝尊之孙朱稻孙处见到《经义考》未刻之原稿,决定捐资补纂,增加“凡例”。乾隆十九年(1754年)夏,由祁门马曰琯、马曰璐兄弟主事补刻《经义考》一百三十卷,前后合计二百九十七卷,再加上卷二百八十六《宣讲》《立学》、卷二百九十九〈家学〉、卷三百〈自序〉三卷,全书共有三百卷,最后改名为《经义考》,分“存”、“佚”、“阙”、“未见”四门。

《经义考》把经学文献分类为:《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通礼、《乐》、《春秋》、《论语》、《...

上一位:季公鸟 | 下一位:军户

魏晋南北朝的科举制度变革

晋朝经义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科举制度的变革在这一时期也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以下是关于魏晋南北朝科举制度变革的详细介绍。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