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

► 明朝内阁个人资料 ► 明朝内阁历史事件 ► 明朝内阁历史百科

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乃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永历十六年(1662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

明太祖废除宰相。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受尊崇。宣宗时期,朝廷事无大小,宣宗均悉数咨询大学士杨士奇的看法而决定。虽然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召见时得以参与各部事宜,然而其还远不如杨士奇等内阁成员得以亲自接见。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

建立时间: 1402 年

结束时间: 1662 年

上一位:绵岫 | 下一位:麦廷章

明朝内阁制度起源

明朝明朝内阁

明朝内阁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它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下面详细介绍明朝内阁制度的起源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一、明朝初期的政治背景

明朝内阁首辅严嵩的权谋之术

明朝明朝内阁

明朝内阁首辅严嵩的权谋之术一、引言严嵩,明朝内阁首辅,权倾天下,其政治生涯充满了权谋与智谋。他能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屹立不倒,其背后的权谋之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