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高孝琬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4-04-19 | 阅读:2701次历史人物 ► 高洋
北齐高孝琬(公元530年—公元569年),字彦章,原籍山西太谷,出生于隋代洛阳(今河南洛阳),是中国北魏时期北魏元嘉之乱后南渡势力的历史人物之一,北齐永熙三年(公元568年)因谋反罪而。
高孝琬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士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高级官员,曾担任光禄大夫,并于北魏孝昌年间任吏部尚书。高孝琬自幼聪慧好学,擅长文学和音乐,还精通历史和经学。
随着北魏元嘉之乱的爆发,北方局势变得混乱不安。高孝琬的家族因为支持南渡的高欢而被迫离开洛阳,搬到了江南地区。高孝琬随家族迁居江南后,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他曾任御史中丞、尚书左丞等职。
公元547年,高欢建立了北齐朝廷,高孝琬受到了高欢的重用,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此后,他一直在高欢的身边工作,并为高欢创造了很多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功劳。此外,高孝琬还是高欢的文化顾问,常精心编纂文集,创作文学作品,写下了不少琴、棋、书、画、诗、词等文学佳作,成为了北齐朝廷文化事业的支柱之一。
公元561年,高欢去世,他的儿子高洋继位,高孝琬出任太常卿。在高洋的治下,高孝琬继续担任高欢时期的重要职务,协助高洋推行变法政策,为北齐稳定局势、加强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洋的统治日趋腐败,民怨日益增加,加之高洋为了自己的权力,打压异己,控制言论,一些佞臣也乘机蠢蠢欲动,日益权倾一时。
公元568年,高孝琬被指控策划谋反,捕后受到酷刑折磨,最终悲壮的牺牲了。他的儿子高湛、高照等人也一同被处决。
高孝琬是北齐时期一位卓越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对北齐时期的文化事业,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去世象征着北齐朝廷已经开始走向衰落,也给后来的朝代留下了一笔可贵的历史遗产。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