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勇冠长江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8-15 | 阅读:9130次历史人物 ► 孙策
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年割据江东的军事统帅,孙吴政权的奠基者。其勇武果敢、用兵如神,被陈寿誉为“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
1. 少年英杰,继承父志
孙策之父孙坚为长沙太守,曾参与讨伐董卓,后战死于刘表部将黄祖之手。孙策17岁继承父业,以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率千余人渡江,开启平定江东之路。其勇略远超其父,袁术曾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2. 横扫江东,奠定基业
孙策以周瑜为臂膀,先后击败刘繇、严白虎、王朗等割据势力,攻占吴郡、会稽、丹阳等地。其用兵神速,善纳良策,《三国志》载其“转斗千里,尽有江东之地”。短短六年内统一江东六郡(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庐江),为日后孙吴立国奠定基础。
3. 勇冠三军,威震敌胆
孙策作战常身先士卒,其个人武勇极负盛名。
牛渚之战:率军渡江时,亲自冲锋陷阵,击溃刘繇大将张英。
神亭岭单挑:与刘繇部将太史慈酣战不分胜负,亦展现其胆略过人。
威慑严白虎:以少胜多击溃山越势力,迫使严白虎逃亡。
曹操曾感叹:“猘儿难与争锋也!”
4. 善用人才,凝聚势力
孙策不仅勇猛,更具政治远见:
礼遇太史慈、虞翻等降将,展示容人之量。
制定“保江东、观成败”战略,避免过早与中原强敌交锋。
5. 遇刺早逝与历史评价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在丹徒狩猎时被原吴郡太守许贡门客刺杀,年仅26岁。其弟孙权继位后,延续其政策,最终建立吴国。陈寿评其“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裴松之注引《吴历》称其“谋略远图,有帝王之器”。
扩展知识:孙策与周瑜的“江东双璧”
孙策与周瑜同龄,结为生死之交,两人分娶大乔、小乔,传为佳话。周瑜在孙策死后辅佐孙权,赤壁之战大破曹操,延续了孙策的战略遗产。孙策的早逝使其未能参与三国鼎立的正式形成,但其开拓的江东基业成为吴国与魏、蜀抗衡的根本。
孙策的军事才能与个人魅力使其成为三国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年轻统帅之一,其“小霸王”威名至今为史家称道。
文章标签:
上一篇:王翦——秦朝武将的代表人物 | 下一篇:贾充:晋朝名臣的荣耀与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