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5-16 | 阅读:4500次
历史人物 ► 资治通鉴

1.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动机与背景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他编撰《资治通鉴》的初衷是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宗旨。该书历时19年完成,涵盖从战国至五代(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2. 编撰方法与史料选择

《资治通鉴》以严谨的考据著称,司马光团队广泛搜集正史、野史、碑刻等资料,并采用“考异法”对矛盾记载进行辨析,确保史实准确性。例如,在记载三国时期事件时,既参考《三国志》,也对比《后汉书》等文献。

3. 内容特点与历史价值

- 政治军事为主:重点记录朝代兴衰、战争谋略、君臣关系,如“赤壁之战”“安史之乱”等重大事件。

- 道德教化:通过历史案例强调“仁政”“忠孝”等儒家思想,如对唐太宗贞观之治”的详述。

- 影响深远:后世学者王夫之、梁启超均评价其为“帝王教科书”,甚至曾反复研读17遍。

4. 相关扩展知识

- 续作与仿作:南宋朱熹编《资治通鉴纲目》,清代毕沅著《续资治通鉴》,均受其影响。

- 司马光的其他贡献:除史学外,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主张“祖宗之法不可变”。

- 版本流传:现存最早刻本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本,现代点校本由中华书局出版,共20册。

5. 现代研究意义

学者通过《资治通鉴》分析古代治理模式、民族关系(如匈奴、突厥问题),其编年体例也为现代历史数据库构建提供参考。例如,书中对气候异常(如“冬无雪”)的记载可用于研究古代气候变化。

6. 局限性

受时代限制,部分内容存在正统论倾向(如贬低农民起义),且因篇幅所限,经济、文化细节较少。

文章标签:

上一篇:杨行密割据吴国地 | 下一篇:科举制度在元朝的发展

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宋朝朱熹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世尊为理学集大成者。他的学说融合了北宋以来理学各派的思想,尤其是继承并发展了程颢、程颐的“二

杨家将抗辽守边关

宋朝佘太君

杨家将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族,以杨业(杨令公)及其子孙为代表,世代镇守边关抗击辽国入侵,成为历史上忠勇报国的典范。其事迹在《宋史》《续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宋朝资治通鉴

1.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动机与背景 司马光(1019—1086)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他编撰《资治通鉴》的初衷是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以“鉴于往

王安石变法革新政

宋朝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神宗时期(1069—1085年)由政治家王安石主导的一场全面改革运动,旨在解决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问题。其核心内容包括经济、军事、教育等多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宋朝资治通鉴

1.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动机与背景 司马光(1019—1086)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他编撰《资治通鉴》的初衷是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以“鉴于往

炀帝时代名臣薛讷略考

隋朝资治通鉴

薛讷,作为炀帝时代的名臣,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的态度,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对薛讷的详细考察:一、生平概况薛讷生于炀帝时期,出身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