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适功利学大家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7-16 | 阅读:2701次历史人物 ► 朱熹
叶适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被后世称为“功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以注重事功、讲求实效为特征,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思想流派。
叶适的功利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世致用:叶适反对空谈性命之理,主张学问必须切于实用,能够解决现实问题。他认为儒家经典的价值在于其指导现实政治和社会实践的功能,而非单纯的道德说教。
2. 义利统一:叶适批判了传统儒家“重义轻利”的观点,认为“利”与“义”并不矛盾。他主张“以利和义”,即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来实现社会正义,强调国家应当注重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3. 批判理学:他对朱熹的理学提出尖锐批评,认为其过于注重心性修养而忽视实际事务,导致士人脱离现实。叶适提出“道在物中”,主张从具体事物中探求规律,反对理学的形而上学倾向。
4. 政治改革主张:叶适在政治上提倡改革,主张削弱特权阶层,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重视地方治理和民生问题。他的《水心别集》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改革方案,如整顿吏治、改善财政等。
5. 史学与文学贡献:叶适在史学上主张“事功史学”,强调历史研究应服务于现实。他的《习学记言》对历代典籍进行了批判性总结。文学上,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逻辑严密,独具一格。
6. 经济思想:叶适重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主张“通商惠工”,认为国家应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这一思想在宋代商品经济背景下显得尤为超前。
叶适的功利之学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中受到推崇。他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思想特征,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为传统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章标签:功利学
上一篇:耶律阿保机南征 | 下一篇:汪大渊著《岛夷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