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朝航海家亦黑迷失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12 | 阅读:4719次
历史人物 ► 元朝

元朝航海家亦黑迷失(1224—1298),又称伊尔·迷失或亦黑迷失·火者,是元代著名的回回航海家与外交使臣,出身中亚花剌子模(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活跃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其名在波斯语中意为“月的仆人”(Il-mish),是蒙元时期西域色目人参与海洋探索的重要代表。

元朝航海家亦黑迷失

一、主要航海与外交活动

1. 出使东南亚诸国

- 1283年,亦黑迷失受忽必烈派遣率使团出访爪哇(今印度尼西亚),旨在招抚南洋诸国。途中经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真腊(今柬埔寨)等地,沿途记录航道与风土人情,为元代南洋地理认知提供重要资料。

- 1286年二次出使,抵达僧伽剌(今斯里兰卡),携佛牙舍利及珍宝返元,推动佛教文化交流。

2. 参与海上军事行动

- 1292年,作为副使随元军远征爪哇(史称“元爪战争”),协助主帅史弼、高兴进军。虽军事行动最终失利,但其对印度洋航线的熟悉为元朝后续海洋活动奠定基础。

3. 促进贸易与宗教交流

- 亦黑迷失的航行加强了元朝与南海诸国的朝贡贸易,带回香料、象牙等货物,并引入东南亚佛教文物。其团队中可能包括穆斯林商人,反映元代海陆丝路多元文化交融。

二、历史背景与技术贡献

元朝海洋政策:忽必烈延续南宋海上优势,设市舶司管理贸易,鼓励色目人参与航海。亦黑迷失的航海活动体现了元朝“怀柔远夷”的外交策略。

航海技术传承:其航线沿袭唐宋以来“西洋航路”,使用罗盘导航并记录季风规律,部分记载被汪大渊岛夷志略》间接引用。

三、争议与评价

部分学者认为其航海记录已散佚,事迹仅见于《元史·外夷传》片段,实际贡献可能被低估。

亦黑迷失的跨文化身份(伊斯兰背景与佛教外交)凸显元代多元精英在帝国扩张中的作用。

亦黑迷失的航海生涯反映了13世纪欧亚大陆与海洋网络的紧密联结,其活动为研究元代海洋史、中外关系史提供了重要个案。

文章标签:航海家

上一篇:文学家曾巩生平 | 下一篇:崇祯帝亡国悲剧录

阿合马:元朝理财名臣的传奇人生

元朝阿合马

阿合马(?—1282年),元朝初期著名理财大臣,回回人,以其卓越的理财能力成为忽必烈时代经济改革的核心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既有革新经济的功

大都建成定为首都

元朝忽必烈

元朝大都的建成与定为首都标志着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以下是围绕这一历史事件的详细分析:1. 历史背景与选址考量 忽必烈于1260年即位后,为加

元朝巩固中央集权

元朝元朝

元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行省制度的推行 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

元朝时期的军事战略与战争策略分析

元朝元朝

元朝时期的军事战略与战争策略以蒙古传统军事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原和欧亚大陆的战争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战争体系。其核心特点包括机动性、心理威慑、情

元朝巩固中央集权

元朝元朝

元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行省制度的推行 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

元朝时期的军事战略与战争策略分析

元朝元朝

元朝时期的军事战略与战争策略以蒙古传统军事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原和欧亚大陆的战争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战争体系。其核心特点包括机动性、心理威慑、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