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西周 >> 详情

申侯联戎破镐京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6-26 | 阅读:7202次
历史人物 ► 镐京

申侯联戎破镐京”是西周末年的一场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西周王朝的终结和东周时代的开启。这一事件发生于公元前771年,其背景、过程和影响如下:

申侯联戎破镐京

1. 历史背景

周幽王统治危机:周幽王(姬宫湦)在位期间宠幸褒姒,废嫡长子宜臼(周平王)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导致王室内部矛盾激化。宜臼的外祖父申侯(申国国君)对此强烈不满。

政治腐败与诸侯离心:幽王沉湎酒色,重用奸臣虢石父,推行苛政,加上“烽火戏诸侯”失信于诸侯,导致周王室威信扫地。

2. 事件经过

申侯的联合行动:为推翻幽王,申侯联合缯国(一说鄫国)及犬戎(西北游牧部族),共同攻打镐京(今陕西西安)。

镐京陷落:联军攻破都城,幽王在骊山之下,伯服亦遇害,西周灭亡。犬戎在破城后大肆劫掠,镐京遭受严重破坏。

3. 后续发展

平王东迁:宜臼在申侯、鲁侯等诸侯支持下即位为周平王。因镐京残破且面临戎狄威胁,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启东周历史。

秦国的崛起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正式册封为诸侯,获封岐山以西土地,为日后秦国强大奠定基础。

4. 历史影响

周王室衰微:东周时期周天子权威大幅衰落,诸侯争霸加剧,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戎狄威胁加剧:此役暴露中原政权对戎狄防御的脆弱性,戎狄频繁侵扰成为春秋诸国的长期挑战。

史书记载差异:《史记》与《竹书纪年》对申侯联戎的动机记载不一,一说申侯主动引戎,另一说犬戎自行入侵后被申侯利用。

扩展知识

西周末年的自然灾害:史载幽王时期地震、旱灾频发,可能加剧社会动荡。《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即讽刺幽王“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考古佐证:镐京遗址发现大规模建筑毁坏和灰烬层,与文献中“烽火焚城”的记载部分吻合。

这一事件不仅是政权更迭的转折点,也深刻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内在缺陷——宗法纽带一旦破裂,外戚与边患便成为致命威胁。

文章标签:

上一篇:孔甲乱夏诸侯叛离 | 下一篇:李斯谏逐客强秦策

西周贤相姜子牙传奇

西周姜子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又称姜尚、吕尚,是中国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被后世尊为"兵家之祖"、"百家宗师"。他的生平事迹虽然

散宜生传奇人生

西周散宜生

散宜生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士,辅佐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君主,为西周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功勋。他的生平虽在史籍中记载有限,但通过《尚

周公旦:智谋与德政的典范

西周周公

周公旦,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作为中国历史上“德政”与“礼乐制度”的奠基人,其智慧与德行

厉王专利引发暴动

西周镐京

周厉王专利引发暴动是西周晚期(约公元前9世纪)的一场重大政治危机,核心矛盾是君主专制与经济剥削激化的社会冲突。《国语·周语》和《史记·周本纪》均

厉王专利引发暴动

西周镐京

周厉王专利引发暴动是西周晚期(约公元前9世纪)的一场重大政治危机,核心矛盾是君主专制与经济剥削激化的社会冲突。《国语·周语》和《史记·周本纪》均

卫武公辅政安周

西周镐京

卫武公辅政安周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涉及卫国政治与周王室的互动。以下从史实角度展开分析:1. 卫武公的历史定位 卫武公(前853—前758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