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李季兰才女诗卷集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29 | 阅读:1339次
历史人物 ► 唐德宗

李季兰(约730年-784年),唐代著名女诗人,字季兰,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以婉约清丽著称,尤工五言。以下是关于《李季兰才女诗卷集》的相关内容:

李季兰才女诗卷集

1. 诗作风格与主题

李季兰的诗多描写闺怨、离愁与山水抒情,语言细腻,情感真挚。代表作如《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以比喻手法将相思之苦具象化,体现了女性诗人独特的视角。诗中常借自然景物抒怀,如“竹房无暑气,松院有清风”,展现隐逸闲适之趣。

2. 与文坛名流的交往

她与茶圣陆羽、诗僧皎然交好,常有诗歌唱和。皎然在《答李季兰》中赞其“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反映其才情被当时文人推崇。此外,刘长卿称她为“女中诗豪”,可见其诗名之盛。

3. 诗集传世与辑录

《李季兰诗》一卷见于《新唐书·艺文志》,但原集已佚。现存诗作散见于《全唐诗》等后世辑本,共收录16首,部分残句。明代钟惺《名媛诗归》评其诗“气韵沉幽,风华掩映”。

4. 身世与人生悲剧

晚年因卷入政治风波(朱泚之乱),被唐德宗以“附逆”罪名处死。这一结局常被后世文人感慨,如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提及“李季兰才情冠代,而遭逢不偶”。

5. 女性文学史地位

其创作突破了唐代女性题材的局限,将个人情感与士人文化结合,对宋代李清照等女性诗人有深远影响。明代胡应麟《诗薮》称“唐才媛以李季兰为第一”。

6. 后世评价争议

部分学者质疑其部分诗作真伪,如《八至》是否为其所作存在讨论。此外,宋代《太平广记》将其归入“妇人妒忌”类,反映传统史观对其性格的片面记载。

目前研究多关注其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如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曾考据其生平与作品系年。敦煌文献中发现疑似其佚诗残卷,尚待进一步考证。

文章标签:才女诗卷

上一篇:张须陀剿匪殒命 | 下一篇:何重建守蜀抗敌

唐僖宗避乱入蜀

唐朝唐僖宗

唐僖宗避乱入蜀是唐朝末年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央政权崩溃与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一、历史背景1. 政治腐败与宦官

高力士:唐朝宫廷的权臣风云

唐朝高力士

高力士(684—762),本名冯元一,是唐玄宗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宦官之一,也是唐代宦官专权现象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一生贯穿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其

传奇女皇武则天治国策略

唐朝传奇

武则天的治国策略融合了法治、科举改革、经济调控与外交智慧,体现了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的独特政治手腕。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治国方略: 一

唐朝名将尉迟恭传奇故事集萃

唐朝唐朝

唐朝名将尉迟恭传奇故事集萃尉迟恭(585—658年),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人,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武著称,辅佐唐太宗

唐德宗奉天之难

唐朝唐德宗

唐德宗奉天之难是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因泾原兵变引发的政治危机,导致德宗仓皇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成为中唐政局的重要转折点。以下从背景、过

李季兰才女诗卷集

唐朝唐德宗

李季兰(约730年-784年),唐代著名女诗人,字季兰,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以婉约清丽著称,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