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隋朝 >> 详情

徐德言破镜重圆

朝代:隋朝 | 时间:2025-07-24 | 阅读:6503次
历史人物 ► 杨素

徐德言破镜重圆的故事是南朝至隋初的一段著名佳话,典出唐代孟棨《本事诗·情感》,体现了乱世中的忠贞爱情与智慧。故事核心人物为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其妻乐昌公主(陈后主之妹)。以下为详细考述:

徐德言破镜重圆

一、历史背景与事件经过

公元589年隋灭陈之际,徐德言预见国破家亡之祸,将铜镜剖为两半,与乐昌公主约定:若离散则于正月十五日遣人卖镜于都市相寻。陈亡后乐昌公主被赐予越国公杨素为妾,徐德言流落民间。次年元宵,徐德言依约至长安,果遇老仆售卖半镜,遂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得诗悲泣,杨素闻知后感慨二人情义,遂成全他们归隐江南。

二、历史评价与文化影响

1. 正史旁证:虽未直接见于《陈书》《南史》,但唐人笔记多采此事,反映隋唐时期对南朝士族气节的追慕。

2. 隐喻内涵:破镜既是信物,亦象征王朝破碎;重圆则暗含对统一的期待,符合隋唐之际"天下一家"的政治宣传。

3. 文学母题:衍生出"破镜重圆""乐昌分镜"等成语,元代沈和杂剧《徐驸马乐昌分镜记》即取材于此。

三、延伸考辨

1. 杨素形象:史载杨素确有放归姬妾之举(如李德林之女),此事可能糅合了多个原型。

2. 时空细节:陈亡于正月,与元宵卖镜时间吻合,体现叙事巧思。

3. 文物佐证:湖北鄂州曾出土南朝"阴阳重合镜",与传说中"剖镜"工艺相符。

该故事在《太平广记》《情史类略》等文献中均有变体流传,成为古代"世说体"小说的经典案例,其"以物为契"的寻亲模式对后世《虬髯客传》等作品亦有影响。现代研究认为,此事反映了南朝士族在王朝更迭中维系家族认同的努力,具有社会史与心态史的双重价值。

文章标签:

上一篇:南朝陶潜之名士风韵探究 | 下一篇:唐朝服饰文化的演变与特点

智顗天台宗始祖

隋朝杨广

智顗(538—597年),字德安,世称“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被尊为天台宗四祖(追认龙树、慧文、慧思为初祖至三祖)和“东土小释迦

贺若弼平陈功臣

隋朝贺若弼

贺若弼是隋朝著名的军事将领,在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的平陈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是北周名将贺若敦之子,从小受军事熏陶,骁勇善战,智谋过人。隋文

徐德言破镜重圆

隋朝杨素

徐德言破镜重圆的故事是南朝至隋初的一段著名佳话,典出唐代孟棨《本事诗·情感》,体现了乱世中的忠贞爱情与智慧。故事核心人物为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

元胄护卫文帝刺杀

隋朝杨坚

元胄是北周至隋朝初年的著名将领,以勇武忠诚闻名。他护卫隋文帝杨坚并参与刺杀北周权臣宇文护的事迹,是隋朝建立前夕的关键事件。以下是根据史料(《

徐德言破镜重圆

隋朝杨素

徐德言破镜重圆的故事是南朝至隋初的一段著名佳话,典出唐代孟棨《本事诗·情感》,体现了乱世中的忠贞爱情与智慧。故事核心人物为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

薛道衡文坛领袖

隋朝杨素

薛道衡(540—609)是北朝至隋代著名的文学家,被列为“北朝三才子”之一(与卢思道、李德林齐名),在隋代文坛享有崇高地位,其文学成就与政治生涯均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