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疾智退楚军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8-03 | 阅读:906次历史人物 ► 甘茂
嬴疾智退楚军
嬴疾,即樗里子,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名将,秦惠文王异母弟,以智谋著称,被当时人称“智囊”。在秦楚交锋的历史中,嬴疾曾以巧妙策略不战而屈人之兵,成功击退楚军。
背景与史实
1. 秦楚关系紧张
战国中后期,秦国与楚国长期争夺汉中、巴蜀等战略要地。前312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楚国趁秦与韩魏交战之际,派大将景翠率军进攻秦国盟友韩国,威胁秦国的侧翼安全。秦惠文王派嬴疾率兵救援,双方对峙于丹阳(今河南西峡一带)。
2. 嬴疾的战术部署
嬴疾并未直接强攻楚军,而是采取以下策略:
外交威慑:联合韩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使楚军陷入孤立。
疑兵之计:散布虚假情报,称秦军主力将至,动摇楚军士气。
迂回战术:派偏师绕道截断楚军粮道,迫使楚军后勤崩溃。
楚将景翠因后方不稳、粮草不继,最终被迫撤军,嬴疾不费一兵一卒达成战略目标。
嬴疾的军事智慧
嬴疾的胜利体现了战国时期“上兵伐谋”的军事思想:
善用同盟:通过合纵连横削弱敌方优势。
心理战:利用信息差扰乱敌军判断。
后勤制胜:古代战争中粮道是命脉,切断补给可致敌军不战自溃。
后续影响
此战后,楚国在汉水流域的势力受挫,秦国巩固了对巴蜀的控制,为日后东出函谷关奠定基础。嬴疾也因此功升任右丞相,成为秦国核心决策者之一。
扩展知识
嬴疾死后葬于渭南,其墓地被称为“樗里子墓”,汉代仍被视为风水宝地。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记载了他“滑稽多智”的形象,其谋略与张仪、司马错等名将齐名。
战国时期秦国将领常以“非攻”方式取胜,如白起长平之战前的迂回策略,延续了嬴疾的军事传统。
嬴疾的智退楚军是战国谋略战的典范,展现了秦国名将的韬略与远见。
文章标签:
上一篇:辛甲大夫谏纣王 | 下一篇: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的战略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