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渤海国朝贡受封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02 | 阅读:8618次
历史人物 ► 唐玄宗

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中国唐代东北地区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朝贡与受封是渤海国与唐朝关系的重要体现,反映了唐朝对东北边疆的羁縻政策和渤海国的政权合法性建构。以下是相关史实与延伸分析:

渤海国朝贡受封

一、渤海国的朝贡记录

1. 首次朝贡:713年(唐开元元年),渤海者大祚荣遣使赴唐,唐玄宗册封其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标志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羁縻州府。此后至926年灭亡,渤海共遣使朝唐140余次,平均每1.5年一次。

2. 朝贡物品:包括貂皮、人参、鹰鹘、马匹等东北特产,唐朝则回赐丝绸、金银器、书籍等。日本《延喜式》记载的渤海贡物清单显示,其朝贡体系具有多边性(同时向唐、日本、新罗朝贡)。

二、唐朝的册封制度

1. 爵位体系:历代渤海王均需唐朝册封方可获得合法性,从大祚荣的"渤海郡王"到大钦茂的"渤海国王"(762年晋封),爵位提升反映其政权实力增强。

2. 官职授予:渤海王均兼任"忽汗州都督",其下官员如"大将军""卿"等官职名称多仿唐制,《新唐书》记载唐朝曾直接任命渤海官员如"押蕃使"。

三、政治与军事互动

1. 安史之乱中的立场:755-763年安史之乱期间,渤海国保持中立并持续朝贡,唐代宗曾向其借兵镇压叛军。

2. "海东盛国"时期:9世纪渤海国鼎盛时,唐朝通过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虚衔强化羁縻,同时允许其在山东登州设立"渤海馆"作为贸易枢纽。

四、文化制度的影响

1. 儒学传播:渤海多次派遣生徒入唐国子监学习,仿唐制建立"胄子监",出土的贞惠公主墓志显示其汉文水平高超。

2. 宗教交流:唐朝赐予渤海佛教典籍,敦煌文书记载渤海僧人曾在长安抄写佛经,上京龙泉府遗址发现与唐长安城相似的佛寺布局。

五、边疆治理模式

唐朝对渤海实行"羁縻府州"与"押蕃使"双重管理:

平卢节度使:前期兼领渤海押蕃使(驻营州)

淄青平卢节度使:中后期由李正己家族控制渤海贸易通道

黑水都督府:唐朝通过在黑水靺鞨设府牵制渤海

六、历史争议与研究

1. 中外学界对渤海国属性存在争议,中国学者强调其"唐地方政权"性质(《旧唐书》将其列入《北狄传》),而朝鲜半岛学者则主张其"独立国家"说。

2. 俄罗斯考古队在滨海边疆区发现的"克拉斯基诺遗址"证实,渤海朝贡路线存在"北方丝绸之路"分支,经珲春-延吉-辽东通往中原。

渤海国的朝贡受封体系是唐代边疆治理的典型案例,体现了中原王朝"以夷制夷"的智慧,同时也塑造了东北亚特有的"册封-朝贡"秩序。其与唐朝的互动为后世辽、金时期的边疆政策提供了重要借鉴。

文章标签:

上一篇:短命王朝留遗产 | 下一篇:五代十国风云人物志之赵匡胤传奇

南诏联吐蕃攻唐

唐朝吐蕃

南诏与吐蕃联合攻唐是中古时期西南地区的重要军事外交事件,反映了当时多元地缘政治博弈的复杂性。这一互动主要发生在唐朝天宝年间至贞元年间(8世纪中

韩愈古文倡儒道

唐朝韩愈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倡导古文运动,力主恢复儒家道统,对中唐以降的文学

杜甫创作三吏三别

唐朝杜甫

杜甫创作的“三吏三别”是唐代安史之乱期间写下的六首组诗,深刻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苦难和社会动荡。这组作品分为《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

魏征直谏辅贞观

唐朝贞观之治

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著名的谏臣,以直言敢谏著称,对"贞观之治"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是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的象征,其谏诤事迹在《贞观政要》等史籍

回纥助唐平叛乱

唐朝唐玄宗

回纥助唐平叛乱是唐朝中后期中央政权与漠北回纥汗国军事合作的重要历史事件,其核心为回纥骑兵参与平定安史之乱(755-763年)及后续唐蕃冲突。这一合作既

唐玄宗开元盛世梦

唐朝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开创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治世典范,标志着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713—741年)政治清明、经济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