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隋朝 >> 详情

屈突通忠义将领

朝代:隋朝 | 时间:2025-06-17 | 阅读:4232次
历史人物 ► 屈突通

屈突通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忠义将领,以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气节著称。其生平主要事迹和特点可归纳如下:

屈突通忠义将领

1. 出身与早期经历

屈突通(?—628年),长安人,鲜卑族屈突部后裔。初仕北周,后为隋朝将领,隋文帝时历任虎贲郎将、左武卫将军。他以执法严明闻名,隋文帝曾感叹:“屈突通不贪财,清慎奉公,真社稷臣也。”

2. 镇压杨玄感叛乱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隋,屈突通率军镇压,屡出奇谋,最终平定叛乱,因功迁左骁卫大将军。

3. 坚守河东抗唐

隋末天下大乱,屈突通奉炀帝之命镇守河东(今山西永济),抵御李渊军队。李渊攻入长安后,派人劝降,他严词拒绝,焚毁李渊书信,并派部将桑显和夜袭唐军,几乎得手。后因部下叛变,李渊仍以礼相待,他最终感叹“不能尽忠隋室,屈膝于人,耻也”,方才归降。

4. 效力唐朝的功绩

归唐后,屈突通成为李世民麾下重要将领。参与平定薛举、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尤其在洛阳之战中,与窦建德大军对峙时力主决战,助李世民取得虎牢关大捷。唐高祖称赞他:“清贞志固,社稷之臣。”

5. 忠义品格的体现

屈突通在隋亡后仍心念旧主,一度欲自杀殉国,归唐后虽建功却常怀。其弟屈突盖为隋朝郡守时亦以廉洁闻名,时人谚云:“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足见其兄弟刚直形象之深入人心。

6. 后世评价与影响

贞观二年(628年),屈突通病逝,谥号“忠”,陪葬昭陵,图形凌烟阁。其事迹被录入《旧唐书·忠义传》,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多次提及其忠勇。宋代以后,他更成为“忠臣不事二主”的象征,然而其归唐后的贡献也体现了对民本思想的实践——即乱世中以天下苍生为重的政治选择。

屈突通的矛盾性在于:他既是隋朝殉道者,又是唐朝开国功臣。这种复杂身份恰恰反映了隋唐易代之际武将的挣扎与抉择,其精神内核始终围绕“忠义”二字展开。其家族后世多出将领,如子屈突诠官至瀛州刺史,延续了将门传统。

文章标签:屈突通

上一篇:南北朝时期的交通发展 | 下一篇:大唐公主远嫁吐蕃的背后故事

萧皇后历劫浮沉

隋朝萧皇后

萧皇后(约566—648年),隋炀帝杨广的皇后,一生经历隋唐两代更迭,堪称中国历史上际遇最为曲折的皇后之一。她的生平跨越了隋朝盛极而衰、唐朝勃兴的关

高颎辅佐隋文帝

隋朝高颎

高颎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隋文帝)的重要辅佐者,也是隋初政治核心人物之一。他出身北周贵族,父亲高宾曾任北周刺史,早年以精明干练著称。在北周末年

翟让聚义反隋

隋朝李密

翟让是隋末农民起义的重要领袖之一,其聚义反隋的活动为瓦岗军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1. 出身背景与起义缘由 翟让出身东郡韦城(今

隋朝医学著作编撰

隋朝唐六典

隋朝(581—618年)是中国医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虽国祚短暂,但在医学著作编撰和医学制度完善方面成就显著。以下是隋朝医学著作及相关史实的详细

屈突通降唐始末

隋朝屈突通

屈突通降唐是隋唐之际的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隋朝旧将在政权更迭中的选择与命运。其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隋朝时期的军事生涯 屈突通(557—628)出

屈突通守河东要塞

隋朝屈突通

屈突通守河东要塞是隋末唐初的重要军事事件,展现了其作为隋唐名将的忠诚与军事才能。 1. 背景与战略地位 河东(今山西南部)是隋朝抵御北方突厥和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