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西周 >> 详情

周易卦爻占卜兴起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6-21 | 阅读:2238次
历史人物 ► 周文王

周易卦爻占卜的兴起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其根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巫觋文化与原始占卜实践。根据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以下是其发展的关键脉络:

周易卦爻占卜兴起

1. 商周时期的占卜传统

商代盛行龟甲和兽骨占卜(甲骨卜辞),统治者通过灼烧龟甲观察裂纹(兆象)判断吉凶。周人继承部分商代卜法,但逐渐发展出以蓍草演卦的占筮系统。《周礼》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其中《周易》为周人所用,表明周代已形成体系化的占卜体系。

2. 《周易》文本的成型

传统认为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但现代学者推测《周易》成书可能经历西周至春秋的长期汇编。卦爻辞内容融合历史事件(如“帝乙归妹”“康侯用锡马蕃庶”)与民间谚语,反映早期实用占卜经验。

3. 春秋战国时期的理论化

孔子及其后学对《周易》进行哲学阐释,《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穷变通久”等思想,使占卜工具升华为哲学经典。诸子百家如道家、阴阳家对卦象的解读进一步拓展其理论维度。

4. 汉代象数学的兴盛

孟喜、京房等开创纳甲、爻辰、卦气说,将天干地支、五行、星象纳入卦爻系统,形成复杂的占验体系。《焦氏易林》以卦变衍生4096种占断,标志着占卜技术的高度精细化。

5. 民间术数的渗透与发展

魏晋以降,《周易》占卜与式占、堪舆、命理等术数融合。宋代邵雍创“梅花易数”,提倡“万物皆可占”的灵活取象法;明清民间广泛流传《卜筮正宗》等工具书,卦爻占卜彻底世俗化。

6. 考古证据的补充

西周青铜器铭文(如扶风出土的卜骨)、战国楚简(如王家台《归藏》)、西汉马王堆帛书《周易》等实物,证实卦爻符号系统早于文本定型,且存在多元占卜流派。

需注意的是,传统“文王演卦”说具有传说性质,卦爻占卜的成熟实为集体智慧结晶,其兴起过程体现了从神秘主义向理性思辨的过渡,最终形成兼具预测功能与道德训诫的独特文化范式。

文章标签:卦爻占卜

上一篇:少康复国中兴之主 | 下一篇:管仲相齐成霸业谋

周公思想对西周社会的影响

西周周公

周公(姬旦)是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其思想通过制礼作乐和执政实践深刻塑造了西周社会的政治秩序、文化认同与伦理体系,影响贯穿整个西周时

宫廷内外的西周名将——某武将生平略记

西周

宫廷内外的西周名将——重要武将生平略记 西周(约前1046—前771年)作为中国早期王朝的代表,其军事制度与将领群体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几位见于史料

周室衰落背景下的忠臣申包胥研究

西周申包胥

周室衰落背景下的忠臣申包胥研究一、周室衰落的时代背景 周平王东迁(前770年)后,周王室威信急剧衰落,诸侯争霸局面形成。至春秋中期,周天子沦为名义

忠臣良将周公阅传奇

西周周公阅

史书中并无名为“周公阅”的历史人物记载,"周公"通常指西周开国元勋姬旦(即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叛乱、制礼作乐的杰出政治家。若论忠臣良将的传奇

微氏家族青铜器

西周周文王

微氏家族青铜器是西周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群,主要出土于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周原遗址,属于西周中晚期(约公元前10—前8世纪)的贵族器物。这些青

姜太公渭水垂钓

西周周文王

姜太公渭水垂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姜太公即姜尚,又名吕尚,是周文王、周武王时期的重要谋士,后来成为齐国的开国君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