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李贺 - 长歌行舞诗仙

朝代:唐朝 | 时间:2024-05-19 | 阅读:3321次
历史人物 ► 李贺

李贺(791-817)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长歌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际遇和现实世界的感慨。以下是一篇1000字左右的解析文章:

李贺 - 长歌行舞诗仙

《长歌行》赏析

《长歌行》是李贺最著名的诗篇之一,也被认为是他最出色的创作。这首长诗全长1200余字,宛如一首舞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际遇和现实世界的深刻感慨。

诗篇开篇便营造出浩荡的气势:

"长歌当哭,五十弦于其下,而天之福如之何?"

"长歌"暗示着宏大的叙事性,而"当哭"两字则预示了整首诗的悲凉情调。"五十弦"一句则将诗人的悲愤寄托于乐器之中。接着一句"而天之福如之何?"更是直接点出诗人对"天意"的不解与质疑。

接下来,诗人转而回忆自己的人生际遇:

"盈缩之期兮不称,六年若梦忽dis如。

对酒不觞,携妇纡轩。

朝复夕改,昨非今是。"

这几句通过生动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的人生百态:时而得意时而落魄,时而如梦境般短暂,时而又感慨万千。"对酒不觞,携妇纡轩"更是突出了诗人曾经的富贵荣华。但最终"朝复夕改,昨非今是"揭示了这一切的转瞬即逝,让人不禁感慨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无常。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社会现实,怀着一种悲悯的心情叹息道:

"利涉涉而无极兮,是人渐矣复何迷。

邦达达而不崩兮,是人徽矣复何蹇。"

"利涉涉而无极"点出了当时的社会弊端:利益的追逐无止境,人们渐渐迷失了本心。"邦达达而不崩"则反映了当时政治格局的虚弱,国家虽然表面上安康,但内部却隐藏着崩溃的危机。诗人直接点出了这些社会弊端,并以"是人渐矣复何迷,是人徽矣复何蹇"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哀叹。

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自己,感慨人生无常: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夫何怨乎天?夫何怨乎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善妬我必有鲜。

飞龙在天兮图难可椒。"

这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但同时也对人生的命运感到疑惑和无奈。"夫何怨乎天?夫何怨乎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心理:既无法理解天意,又无法责备他人。但是诗人最终还是表达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善妬我必有鲜",即相信自己一定有所作为,只是目前还未得到应有的机会和认可。最后一句"飞龙在天兮图难可椒"更是表达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奋斗决心。

总的来说,《长歌行》体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宏大的比喻、波澜壮阔的叙事结构,融入了对人生际遇、社会现实以及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在抒发个人感慨的同时,又蕴含着对人性的洞见和对社会的关注。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李贺作为"诗仙"的艺术特质,成为唐代诗歌中的杰出代表作。

文章标签:

上一篇:隋朝名将杨素的战功 | 下一篇:荆南王李承钦

传奇女政治家武则天:唐朝权力的巅峰

唐朝唐朝

传奇女政治家武则天:唐朝权力的巅峰武则天,名曌(zhào),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唐朝至武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对于中国的历史

狄仁杰:唐朝的忠诚与智慧

唐朝狄仁杰

狄仁杰:唐朝的忠诚与智慧狄仁杰,唐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忠诚的国家公仆,他的名字和事迹在中国历史中熠熠生辉。他不仅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智慧赢得

太宗李世民治国之智慧研究

唐朝李世民

太宗李世民治国之智慧研究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他的治国智慧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治国理念、政策以及管理手段,

唐朝盛世下的天文学家一行

唐朝唐朝

唐朝盛世下的天文学家一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天

苏敬之:北汉王朝的宰相大臣

五代十国李贺

苏敬之:北汉王朝的宰相大臣在北汉王朝短暂却不平凡的历史中,苏敬之无疑是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作为北汉王国的宰相大臣,他在位期间主政朝政,对北汉王朝

李贺:神奇辞藻才子

唐朝李贺

李贺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神奇辞藻之才子"。他的诗歌以奇特的意象和精湛的修辞著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贺诞生于公元790年,出身于武官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