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农业发展
朝代:隋朝 | 时间:2024-04-15 | 阅读:9346次历史人物 ► 杨广
隋朝(581年-618年)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之一,其农业发展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隋朝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为后世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1.引进耕牛耕田:隋朝时期,介入中原的边地部落,也就是今天的蒙古族和回族,经常使用耕牛进行农田耕作,这引起了汉人的重视,并在中原广泛地推广了使用耕牛进行农田耕作的方法。
2.提高粮食产量:隋朝在整个中国的进行修筑运河,加强水利建设,提高粮食产量,以保障人民吃饭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北方地区良好的灌溉条件。
3.推广新式农具:隋代对于农具也有所改编,霜耕农具相继出现,在当时得到广泛的使用,这些新式农具的出现,提高了农民的作业效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引领农业技术的发展:隋朝时期,粮食的种植技术有了较大的改进,中原地区大量使用葫芦种植玉米,推广根芋类粮食并有机会专门培育某些作物,如芥菜、白菜、葱、姜、苹果等。
5.发展园艺业:隋朝时期,对果树种植进行了很多尝试,如红枣、沙果、梨、桃、石榴等果树种植的发展。如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故乡长安,盛产葡萄,也就是说园艺业也开始逐渐成形。
二、农业生产的组织
1.加强科学农业技术的建设:隋朝时期,科学农业技术逐步得到了发展。政府也从事农田调查、合理设计,增加农业效益。
2.改革土地制度:隋朝时期,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划分了不同的土地等级。使之成为赋税的理论依据,这最终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加强农村社会的建设:隋朝时期,强调农民的社会地位,逐渐形成完整的农村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对于农民的劳作、休息、组织和互助,都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也发挥推动农业生产的作用。
4.对待农民的重视:隋朝时期,与前代相比在对待农民的态度上有了较大的改变,特别是隋炀帝杨广在位的时候,对于农民所提出的改良农业生产条件和增加农产品丰富和供养等等问题,都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和支持。
总之,隋朝时期的农业生产绝不是一般的农业时代,其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的确立,使得中国的农业生产由原来的残酷落后,转变为了以轻劳高产,机械化生产为标志的粮食生产高峰。
文章标签:农业发
上一篇:阮亨:晋朝大臣 | 下一篇:唐朝诗人:拓展中国古代诗歌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