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惠平定准噶尔
朝代:清朝 | 时间:2025-08-02 | 阅读:3517次历史人物 ► 平定准噶尔
兆惠(1708年-1764年)是清代乾隆时期的重要将领,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准噶尔是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长期与清朝对抗。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帝趁准噶尔内乱之际发动远征,兆惠随定西将军永常出征,初战告捷,擒获准噶尔首领达瓦齐。然而此后阿睦尔撒纳又掀起叛乱,兆惠率军转战天山南北,尤其在伊犁、乌鲁木齐等地多次击溃叛军。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兆惠被任命为定边将军,负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他率领清军越过天山,进入南疆,在叶尔羌(今莎车)被围困三个月,史称"黑水营之围"。兆惠率军殊死抵抗,最终等来援军解围。次年,清军彻底击败大小和卓,收复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西域重归统一。此战后,乾隆设立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辖。兆惠因功晋封一等武毅谋勇公,图形紫光阁。值得注意的是,平定准噶尔过程中,清军采取了分进合击的战术,同时注重招抚当地部落,利用准噶尔内部矛盾。此役标志着持续七十年的准清战争结束,清朝版图达到极盛,但也造成了准噶尔人口的严重损失。战后清廷在天山南北推行军府制,屯田驻防,对西北边疆的巩固产生了深远影响。兆惠的军事才能和坚韧品质在此战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其事迹被载入《平定准噶尔方略》。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