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黄忠老将定军山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6-29 | 阅读:5839次
历史人物 ► 黄忠

黄忠老将定军山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曹魏汉中之战的 pivotal 战役,发生于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此战不仅是黄忠军事生涯的巅峰,也是蜀汉夺取汉中的关键转折点。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料的详细分析:

黄忠老将定军山

一、战役背景

1. 汉中之战总体态势

刘备率军北攻汉中已持续近两年(217-219年)。曹魏守将夏侯渊张郃据守阳平关、定军山等险要,蜀军久攻不下。至219年初,刘备采纳法正建议,改变策略,南渡沔水,抢占定军山制高点,逼迫魏军决战。

2. 黄忠参战背景

黄忠此时已年逾七旬(《三国志·黄忠传》载“勇毅冠三军,白首犹能战”),但因其善射与冲锋陷阵的能力,被刘备任命为先锋,与法正共同指挥定军山战役。

二、战役过程

1. 抢占战略高地

蜀军连夜攻占定军山西侧山峰(今陕西勉县南),法正提出“以逸待劳”之策,利用地形布置埋伏。夏侯渊为夺回地利,率精兵争夺,导致魏军战线分散。

2. 阵斩夏侯渊

黄忠率军从高处俯冲,趁魏军修鹿角(防御工事)时突袭。夏侯渊仓促应战,被黄忠斩杀(《三国志·夏侯渊传》载“为先主所袭,渊遂战死”)。此战魏军损失主帅,士气崩溃,张郃被迫收拢残兵退守。

3. 后续影响

曹操闻讯后亲征汉中,但刘备已巩固阵地,最终曹操被迫撤军,蜀汉夺取汉中全境。黄忠因功升任征西将军,次年受封后将军,与关羽张飞同列。

三、史料辨析

1. 黄忠年龄争议

传统演义称黄忠“年近七旬”,但《三国志》仅言其“老当益壮”。据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传》推测,其真实年龄可能约六十岁左右。

2. 法正的作用

实际指挥中枢是军师法正,《三国志·法正传》明确记载“正策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凸显蜀汉谋战结合的特点。

四、历史意义

1. 蜀汉战略突破

定军山之战是蜀汉首次在正面战场击败曹魏主力,为其赢得“跨有荆益”的鼎盛局面。刘备同年称汉中王,形成三国鼎立雏形。

2. 老将形象的塑造

黄忠此战成为“老将建功”的典范,后世文学(如《三国演义》)大幅渲染其“宝刀不老”的形象,但史实中更强调团队协作与战术。

定军山之战体现了山地战、心理战与时机把握的经典结合,也是三国时期“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黄忠的骁勇与法正的谋略共同成就了这一历史瞬间。

文章标签:

上一篇:汉朝货币经济的变迁 | 下一篇:晋朝的庄园经济

诸葛恪北伐失败始末

三国诸葛恪

诸葛恪北伐是东吴在三国后期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是其试图打破曹魏战略优势的关键战役,但最终因战略失误和内部矛盾导致惨败。以下是事件始末

马超的西凉军势力

三国马超

马超是东汉末年西凉地区的军阀,其势力属于凉州军阀集团的重要分支。西凉军主要以骑兵为主,以骁勇善战著称。马超的父亲马腾是西凉地区的重要军阀之一

周瑜的儒将风范

三国周瑜

周瑜的儒将风范主要体现在其兼具军事才能与士人修养的复合型特质上,以下结合历史记载展开论述:1. 文武兼备的军事素养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周瑜

吕蒙白衣渡江的战术

三国吕蒙

吕蒙白衣渡江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吕蒙在夺取荆州之战中实施的一次经典突袭战术,其核心在于隐秘伪装与心理战术的结合。以下从战术细节、背景及影响等方

黄忠老将风采再现辉煌

三国黄忠

黄忠是东汉末年蜀汉名将,以老当益壮、骁勇善战著称,其事迹在《三国志》等史籍中有明确记载。以下是关于黄忠历史形象与成就的详述: 一、早年经历与归

黄忠老将威名

三国黄忠

黄忠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老当益壮、骁勇善战著称,其威名主要源于史书记载与民间演绎的结合。以下从历史记载、军事成就、人物特点及后世影响等方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