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中兴四将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7-28 | 阅读:8826次历史人物 ► 岳飞
张俊(1086—1154年)是南宋初年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的“中兴四将”之一,但其历史评价较为复杂,需结合南宋初年的政治军事背景综合分析。以下是关于张俊的史实要点及相关扩展:
1. 早期军功与抗金表现
张俊早年参与平定北宋末年的民变(如方腊起义),南宋建立后成为赵构倚重的将领。建炎年间(1127—1130年),他在明州(今宁波)阻击金军,取得“明州大捷”,延缓了金军南下攻势,为南宋朝廷南迁争取了时间。绍兴初年,他与韩世忠、岳飞联手参与长江防线防御,一度是抗金前线核心将领。
2. 政治投机与依附秦桧
张俊后期转向政治自保,尤其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与秦桧合谋促成岳飞冤狱。他主动交出兵权支持宋高宗收揽军权,并参与罗织岳飞“谋反”罪名。此举使其获得高宗厚赏,但亦成为历史污点。《宋史》评其“附桧主和,谋杀岳飞,为世诟病”。
3. 贪财敛富与生活
张俊以贪婪著称,通过兼并土地、经营海外贸易积累巨额财富。其家族占有良田百万亩,年收租米六十万斛。晚年修筑豪华宅邸“清河郡王府”,蓄养大量歌妓,生活极尽奢靡。南宋笔记《鹤林玉露》记载其“日费千金”,甚至以金银铸成球子供把玩,人称“钱癖”。
4. 复杂的历史评价
军事上,张俊确有战功,尤擅组织防御战,其部将杨沂中(杨存中)在柘皋之战中大破金军。但人格上缺乏岳飞、韩世忠的忠勇气节,晚年更成为妥协投降派的代表。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直言:“(张俊)才虽可用,而心术不正。”明代王夫之在《宋论》中批评他“徼宠贪功,媢嫉害能”。
5. 与中兴四将的对比
“中兴四将”中,刘光世畏战避敌最早被解职,韩世忠晚年罢兵自保但未陷害同僚,岳飞坚持抗金而遇害。张俊的特殊性在于:既是南宋军队正规化的推动者(创建“张家军”),也是皇权打压武将的共谋者。元代官修《宋史》将其列入“奸臣传”引发争议,现代史学界多认为需区分其军事贡献与政治选择。
补充背景:南宋“绍兴和议”后,张俊获封清河郡王,死后追封循王。其墓葬规模宏大(今杭州西湖畔存遗址),但后世因其陷害岳飞而罕见纪念。清代杭州岳王庙铸有其跪像,与秦桧、王氏、万俟卨并列,成为民众唾弃的象征。
历史学者黄宽重指出,张俊的转变折射出南宋初年武将群体在“崇文抑武”政策下的生存困境,但其个人选择仍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特征。
文章标签:
上一篇:后梁与晋王的长期征战 | 下一篇:元代音乐与舞蹈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