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宋朝 >> 详情

王禹偁小畜集风骨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6-26 | 阅读:2082次
历史人物 ► 欧阳修

王禹偁《小畜集》的风骨特质可从以下多维度解析,兼具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

王禹偁小畜集风骨

1. 现实主义精神的内核

作为北宋诗新运动的先驱,王禹偁继承杜甫白居易传统,其《小畜集》30卷(含诗赋、奏议、杂文等)直面社会矛盾。如《感流亡》直斥"官吏尚索钱"的苛政,《对雪》以"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体现士大夫自省意识。这种将个人命运与民间疾苦勾连的书写,突破五代浮风,开创宋诗关注民生之先河。

2. 文道合一的古文实践

其散文《待漏院记》以骈散结合的笔法革新公文写作,《唐河店妪传》用史传体记录边境民妇智杀辽兵的事迹,语言简劲有力。苏轼评其"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体现了韩柳古文运动"文以载道"的主张,直接影响欧阳修等人的散新。

3. 人格气节的文学投射

王禹偁八年三黜的政治经历塑造其刚直品格。《三黜赋》中"屈于身兮不屈其道"的宣言,《村行》"万壑有声含晚籁"的孤峭意境,皆展现贬谪时期不妥协的精神姿态。这种将儒家气节注入诗文的风骨,成为宋代士大夫文学的重要范式。

4. 艺术形式的创新性

其诗歌突破晚唐体窠臼,《畬田词》吸收民歌白描手法,《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开创以日常景物言志的宋调先声。笔记《五代史阙文》以史笔补正史之遗,体现自觉的史学意识。

5. 思想史维度的延伸

作为太宗朝诤臣,王禹偁在《应诏言事疏》中提出"减冗兵、并冗吏"等改革主张,其诗文中的批判意识实为庆历新政的思想先导。晚年《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以"焚香默坐"的闲适语汇,暗含对权力中心的疏离,折射北宋士人政治心态的复杂性。

现存《小畜集》宋版残卷藏于国家图书馆,其兼具奏议的锋芒与闲适文的澹泊,恰是宋代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双重人格的早期文学标本。王禹偁的风骨既在于形式上的复古革新,更在于将个体生命体验升华为具有时代关怀的精神表达。

文章标签:

上一篇:吴越国海上贸易网络探秘 | 下一篇:元朝时期的伊斯兰教传播

包拯开封断案传奇

宋朝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北宋著名清官,因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又称"包龙图"。其开封府断案事迹虽被后世文学艺术广泛演绎,但历史记载相对有限。以下

宋仁宗:仁政治国显圣明

宋朝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位皇帝,1022年至1063年在位,是宋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以“仁政”著称,史称“仁宗盛治”,其治国理念与实践充

沈括梦溪笔谈录

宋朝沈括

《梦溪笔谈》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著的一部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成书于11世纪末,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全书分为26卷(一说30卷),

宋元易代之际史

宋朝谢翱

宋元易代之际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更迭时期,涉及南宋的灭亡与元朝的建立,时间跨度约为13世纪中叶至14世纪初。以下是该时期的主要历史脉络及特点: 1

欧阳修的文学改革贡献

宋朝欧阳修

欧阳修的文学改革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古文运动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核心领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主张"文以载

欧阳修文坛领袖

宋朝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被誉为"一代文宗",其文坛领袖地位的确立可从以下几个史实和贡献展开分析: 一、文学革新运动的核心人
友情链接